「韍」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韍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fú,

部首:韋

笔画:14

结构:左右

异体字:市,帗,韨,巿,䘠,

五笔:NHKC

仓颉:DQIKK

四角:43547

笔顺:折竖横竖折横横折竖横撇折捺捺

「韍」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fú(ㄈㄨˊ)

1、古代衣裳前的蔽膝,用熟皮製成。形制、圖案、顏色按身分、等級不同而有區別。《禮記•玉藻》:“一命縕韍幽衡,再命赤韍幽衡。”《漢書•卷九十九•王莽傳上》:“於是莽稽首再拜,受綠韍袞冕衣裳。”

UNICODE

韍字UNICODE编码U+97CD,10进制: 38861,UTF-32: 000097CD,UTF-8: E9 9F 8D。
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a leather knee-pad worn during sacrifices

「韍」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韍」

韍【戌集中】【韋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韻會》分勿切《集韻》分物切,音弗。《說文》本作巿,韠也。篆文从韋从犮。《註》徐鉉曰:今俗作紱,非是。《禮·玉藻》一命縕韍幽衡,再命赤韍幽衡,三命赤韍蔥衡。《註》此冕爵弁服之韠,尊祭服,異其名耳。韍之言蔽也。《前漢·諸侯王表》奉上璽韍。《註》師古曰:璽之組也。

《集韻》方未切,音沸。蔽膝也。巿,遮羞布。

说文解字中的「韍」

古汉语字典中的「韍」

韍同音字:䤩, 蔥, 銠, 漪, 墉, 漬,

韍同部首字:䤩, 蔥, 銠, 漪, 墉, 漬,

韍同笔画字:䤩, 蔥, 銠, 漪, 墉, 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8009.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