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觊」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觊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jì,
部首:见
笔画:10
结构:左右
异体字:覬,
五笔:MNMQ
仓颉:UUBHU
四角:27712
笔顺:竖折竖折横折竖折撇折
「觊」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觊(覬)jì(ㄐ一ˋ)
1、希望得到:“自毁齿已上,父兄鬻卖,以觊其利”。觊觎(非分的希望或企图)。
UNICODE
觊字UNICODE编码U+89CA,10进制: 35274,UTF-32: 000089CA,UTF-8: E8 A7 8A。
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造字法
形声:从见、岂声
English
covet, long for, desire
「觊」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查询·新华字典
◎ 觊
覬 jì
〈动〉
(1) (形声。从见,岂声。本义:希望得到) 同本义 [covet]
自毁齿已上,父兄鬻卖,以觊其利。——柳宗元《童区寄传》
觊乎异日,得夷平民,然后裹足西向。——刘禹锡《上杜司徒书》
(2) 又如:觊幸(希望能侥幸得到);觊望(非分的希望);觊欲(非分的希求与贪欲);觊夺(希图攘夺);觊欲(企图);觊利(企求利益)
查询·新华字典
觊组词(常用词组)
觊觎
康熙字典中的「觊」
覬【酉集上】【見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几利切《正韻》吉器切,音冀。《說文》幸也。《廣韻》覬覦,希望也。《左傳·桓二年》下無覬覦。《註》下不冀望于上也。
又《集韻》或作幾。《左傳·宣十二年》庸可幾乎。《疏》幾讀如冀,言用可冀幸而得之乎。《禮·檀弓·吾欲暴尩註》尩者面鄕天,覬天哀而雨之。覬,又作幾,音冀。
又《韻會小補》通作。《禮·文王世子·反養老于東序註》州里於邑。《疏》希慕仰,行之於邑也。
又《集韻》虛器切,咦去聲。《類篇》幸也。《韻會小補》垂也。《集韻》亦作。《正字通》俗通作冀。《增韻》亦作懻,非。
说文解字中的「觊」
说文解字
覬【卷八】【見部】
㰟也。从見豈聲。几利切
说文解字注
(覬)也。欠部下曰。、也。覬㬪韵。古多作幾。漢人或作。亦作冀。於从豈取意。豈下曰。欲也。从見。豈聲。几利切。十五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觊」
jì
希望得到。柳宗元《童区寄传》:“自毁齿已上,父兄鬻卖以觊其利。”
【觊幸】希冀徼幸。
【觊觎】非分的希望和企图。觊同音字:㟇, 厞, 㭞, 䄹, 谈, 莸,
觊同部首字:㟇, 厞, 㭞, 䄹, 谈, 莸,
觊同笔画字:㟇, 厞, 㭞, 䄹, 谈, 莸,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7982.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㲀」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捳」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窝」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礤」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諏」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岸」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處」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㮃」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紻」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馋」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最霸气的诗词句段
- 著名的劝学诗词
- 有哪些关于健康的诗句
- 关于欣赏名画,赞美画得好的诗句有哪些?
- 与儿童有关的诗句-与儿童有关的诗句是什么
- 爱人生日诗句
- 有哪些关于元宵节的古诗词
- 大暑荷花诗词 关于大暑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春风绿草的诗句
- 乱红诗词 以乱红开头的诗句
热门赏析
- 关于奉献精神的诗句-关于奉献精神的诗句托管饮食
- 关于日月的诗句古诗
- 过年诗词歌赋
- 高考必考古诗词有哪些
- 关于燕子的古诗词-关于燕子的古诗词有什么
- 关于在的诗句古诗-关于在的诗句古诗词
- 古代唯美诗词-古代唯美诗词句
- 含有成语诗词名句
- 关于同情的诗句-关于同情的诗句有哪些
- 含风字的古诗词-含风字的古诗词有哪些
热门知识
- 李清照的全部诗词
- 带有吕字的诗-带有吕字的诗句
- 带有稂字的诗
- 描写日出的诗词-描写日出的诗词名句
- 形容“用心细心”的诗句有哪些?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00首哦
- 表达生死的古诗词
- 人生感悟的诗词-人生感悟的诗词短语
- 带朝的诗词-带朝的诗词文句并释义
- 先秦无名氏诗词-先秦无名氏诗词晨风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客思吟商还怯怨歌长、琼壶暗缺
-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 北窗高卧,莫教啼鸟惊著
- 武皇去金阁,英威长寂寞
- 怀春情不断,犹带相思旧子
-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
-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 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