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號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hào, háo,

部首:虍

笔画:13

结构:左右

异体字:号,嚎,虠,諕,譹,

五笔:KGNM

仓颉:RSYPU

四角:61217

笔顺:竖折横横折竖横折撇横折撇折

「號」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hào(ㄏㄠˋ)

1、名稱:國號。年號。字號。

2、

2、舊指名和字以外的別號:如“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3、記號,標誌:信號。暗號。

4、排定的次序或等級:編號。號碼。

5、

5、揚言,宣稱:號稱。項羽兵四十萬,號百萬。

6、指某種人員:病號。傷號。

7、標上記號:號房子。把這件東西號上。

8、

8、號令,命令:發號施號令。號召。

9、軍隊或樂隊裏所用的西式喇叭:吹號。號兵。

10、量詞,用於人數:昨天去了幾十號人。

其他字义

háo(ㄏㄠˊ)

1、拖長聲音大聲呼叫:呼號。號叫。

2、

2、大聲哭:哀號。號喪。號啕大哭。

UNICODE

號字UNICODE编码U+865F,10进制: 34399,UTF-32: 0000865F,UTF-8: E8 99 9F。
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mark, sign; symbol; number

「號」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號」

號【申集中】【虍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正韻》胡刀切《集韻》乎刀切,音豪。大呼也。《詩·大雅》式號式呼。《小雅》載號載呶。《傳》號呶,號呼讙呶也。

哭也。《易·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周語》夫婦哀其夜號也。而取之以逃于褒。

雞鳴也。《晉書·律歷志》雞始三號。

《廣韻》胡到切,音号。名號也。《公羊疏》春秋貴賤不嫌同號。《註》通同號稱也。《白虎通》春秋傳曰:王者受命于王,必擇天下之美號,以爲號也。《周禮·春官·大祝》掌辨六號。《註》號謂尊其名,更爲美稱。

《夏官·大司馬》家以號名。《註》鄕遂之屬謂之名,家之屬謂之號。

《冢人》詔其號。《註》謂諡號。

號令也。《易·渙卦》渙汗其大號。

號召也。《齊語》使周游四方,以號召天下之賢土。

叶胡溝切。《皮日休·悼賈文》臨汨羅之漾漾兮,想懷沙之幽憂。森樛羅以蓊鬰兮,時逬狖以相號。《集韻》本作号,又作唬。毛氏曰:从口从丂,丂音考,俗从号,非。

作號,俗字。號字从作。

说文解字中的「號」

说文解字

號【卷五】【号部】

呼也。从号从虎。乎刀切文二

说文解字注

(號)嘑也。嘑各本作呼。今正。呼、外息也。與嘑義別。口部曰。嘑、號也。此二字互訓之證也。釋言曰。號、謼也。魏風傳曰。號、呼也。以說文律之。謼呼皆假借字。號嘑者、如今云高叫也。引伸爲名號、爲號令。从号。从虎。嗁号聲高。故从号。虎哮聲厲。故从虎。号亦聲。乎刀切。亦去聲。二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號」

號同音字:滶, 遘, 䘵, 鉨, 㙚, 頊,

號同部首字:滶, 遘, 䘵, 鉨, 㙚, 頊,

號同笔画字:滶, 遘, 䘵, 鉨, 㙚, 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6842.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