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囻」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囻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guó,
部首:囗
笔画:8
结构:全包围
异体字:國,
五笔:LNAV
仓颉:WRVP
四角:60747
笔顺:竖折折横折横折横
「囻」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囻guó(ㄍㄨㄛˊ)
1、古同“国”。
UNICODE
囻字UNICODE编码U+56FB,10进制: 22267,UTF-32: 000056FB,UTF-8: E5 9B BB。
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囻」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囻」
國【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查询·新华字典
〔古文〕囗囶圀䆐《唐韻》古或切《集韻》骨或切,觥入聲。《說文》邦也。《周禮·夏官·量人》掌建國之法,以分國爲九州。
又《冬官·考工記》匠人營國,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涂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禮·王制》五國以爲屬,十國以爲連,二十國以爲卒,二百一十國以爲州。《孟子》大國,地方百里,次國,地方七十里,小國,地方五十里。
又《周禮·地官·掌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註》山國多山者,土國平地也,澤國多水者。
又滅人之國曰勝國。《左傳註》勝國者,絕其社稷,有其土地也。
又九州之外曰外國。亦曰絕國。《後漢·班超傳》君侯在外國三十餘年。《又》遠處絕國。
又兩國相距曰敵國。《孟子》敵國不相征也。
又外國來附者曰屬國。《李陵·答蘇武書》聞子之歸位,不過典屬國。《註》典,掌也。卽掌屬國之事者。
又城郭國,行國。《宋程大昌備北邊對》漢西域諸國,有城郭國,有行國。城郭國,築城爲守者,行國不立城,以馬上爲國也。
又姓。《姓苑》太公之後。齊有國氏,世爲上卿,宋有國卿。
说文解字中的「囻」
说文解字
國【卷六】【囗部】
邦也。从囗从或。古惑切
说文解字注
(國)邦也。邑部曰。邦、國也。按邦國互訓。渾言之也。周禮注曰。大曰邦。小曰國。邦之所居亦曰國。析言之也。从囗。从或。戈部曰。或、邦也。古或國同用。邦封同用。古惑切。一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囻」
囻同音字:板, 苔, 坨, 㕾, 卹, 疛,
囻同部首字:板, 苔, 坨, 㕾, 卹, 疛,
囻同笔画字:板, 苔, 坨, 㕾, 卹, 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6533.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艆」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㨒」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擃」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唑」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蹛」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炊」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凨」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穘」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䰞」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鏐」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赞美司马迁的诗句有哪些?
- 赞美“小朋友”的诗句有哪些?
- 以和开头的诗句-以和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 有关老师的诗词歌赋
- 有山字的古诗词大全
- 描写祖国山河美景的诗句有哪些 赞美祖国的诗歌
- 一的诗句有哪些-含有一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女人相思的唯美诗句?
- 有关爱情美好的古诗词
- 与“醉酒”有关的经典诗句有哪些?
热门赏析
- 关于仗义的诗句
- 含有亲情的诗句-含有亲情的诗句古诗
- 含有风字的诗句-含有风字的诗句大全飞花令
- 歌颂祖国的诗词100首
- 含有积的诗句
- 关于分别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五的诗句-关于五的诗句古
- 关于夏天诗句-关于夏天诗句的
- 关于描写庐山的诗句有哪些
- 含荷花的诗句古诗词-含荷花的诗句古诗词语文必修一到必修五
热门知识
- 写植物生长的诗句
- 描写心情不好的古诗词
- 带有那字的诗-带有那字的诗词
- 带有醾字的诗
- 带有袧字的诗
- 终于造句 终于怎么造句
- 七夕节相关诗句有哪些
- 描写大雪诗词-描写大雪诗词鉴赏
- 春天景色的古诗词-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词
- 苏洵诗词名句
热门诗文
- 临清大雪
- 我是一条小河(我是一条小河)
- 柳子厚墓志铭
- 杜侍御送贡物戏赠
- 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张君瑞闹道场(第一本)
- 太平洋遇雨
- 水调歌头(李参政壁生日十一月二十四日)
- 画堂春(辇下游西湖有感)
- 苏幕遮(般涉调)
- 满江红(李提刑_生日)
热门名句
-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
-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 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
-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 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曲阑斜转小池亭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
- 独自下层楼,楼下蛩声怨
-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