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芡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qiàn,

部首:艹

笔画:7

结构:上下

异体字:

五笔:AQWU

仓颉:TNO

四角:44802

笔顺:横竖竖撇折撇捺

「芡」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qiàn(ㄑ一ㄢˋ)

1、一年生水草,茎叶有刺,亦称“鸡头”:芡实(芡的果实;种子的仁可食,经碾磨制成淀粉。亦称“鸡头米”)。芡粉。

2、查询·新华字典

2、烹调时用淀粉加水调成的浓汁:勾芡。

UNICODE

芡字UNICODE编码U+82A1,10进制: 33441,UTF-32: 000082A1,UTF-8: E8 8A A1。
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声:从艹、欠声

English

plant allied to the waterlily

「芡」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查询·新华字典

qiàn

〈名〉

(1) (形声。从艸,欠声。本义:水生植物。又名鸡头)

(2) 即“芡实”,俗称“鸡头” [Gordon euryale]

芡,鸡头也。——《说文》

按,花似鸡冠,实苞如鸡首,故名。生于池沼中的一种一年生大水草,体表有刺,叶圆而大,浮于水面,花茎伸长于水面上,顶生一花,紫色,浆果球形,果内胚乳白粉质,可食用。如:芡珠(芡的子实)

(3) 做菜时用芡粉或淀粉调成的汁 [sauce made of the seed power of Gordon euryale or starch]。如:勾芡

芡组词(常用词组)

芡粉、芡实

康熙字典中的「芡」

芡【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集韻》《正韻》具險切,音儉。《說文》雞頭也。《揚子·方言》䓈、芡,北燕謂之䓈,靑、徐、淮、泗之閒謂之芡,或謂之雞頭,或謂之鴈頭,或謂之烏頭。《古今註》葉似荷而大,葉上蹙縐如沸,實有芒刺,其中如米,可以度飢,卽今蔿子也。《周禮·天官·籩人》加籩之實:蔆、芡、㮚、脯。《韓愈詩》平池散芡盤。

说文解字中的「芡」

说文解字

芡【卷一】【艸部】

雞頭也。从艸欠聲。巨險切

说文解字注

(芡)雞頭也。周禮加籩之實有芡注同此。方言䓈、芡、雞頭也。北燕謂之䓈。靑徐淮泗之閒謂之芡。南楚江湘之閒謂之雞頭。或謂之鴈頭。或謂之烏頭。从艸。欠聲。巨儉切。古音。在八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芡」

芡同音字:沕, 妧, 呉, 䒡, 佦, 夽,

芡同部首字:沕, 妧, 呉, 䒡, 佦, 夽,

芡同笔画字:沕, 妧, 呉, 䒡, 佦, 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631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