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课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kè,

部首:讠

笔画:10

结构:左右

异体字:課,

五笔:YJSY

仓颉:IVWD

四角:36794

笔顺:捺折竖折横横横竖撇捺

「课」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课(課)kè(ㄎㄜˋ)

1、教学上的一个阶段:上课。课时。课间。旷课。授课。课余活动。

2、

2、教学的科目:课程。课表。基础课。专业课。课本。课文。

3、教书讲学或攻读学习:课徒。课读。

4、古代的一种赋税:国课。完粮交课。

5、

5、使交纳赋税:课税。课役。

6、机关、企业等行政上的单位(现亦称“科”):会计课。

7、迷信占卜的一种:起课。

UNICODE

课字UNICODE编码U+8BFE,10进制: 35838,UTF-32: 00008BFE,UTF-8: E8 AF BE。
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汉英互译

class、lesson

造字法

形声:从讠、果声

English

lesson; course; classwork

「课」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課 kè

〈动〉

(1) (形声。从言,果声。本义:考核)

(2) 同本义(根据一定的标准验核) [examine]

课,试也。——《说文》

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韩非子·定法》

成器不课不用,不试不藏。——《管子·七发》

有官而无课,是无官也;有课而无赏罚,是无课也。——苏洵《上皇帝书》

(3) 又如:课其事业;课试(试验,考核);课绩(考绩)

(4) 督促完成指定的工作 [urge]

课家人负物百斤,环舍趋走。——《后汉书》

(5) 按规定的内容和分量讲授或学习 [teach and study]

每晚同鲁小姐课子到三更四鼓。——《儒林外史》

(6) 又如:课子(教子读书);课读(按规定的内容和数量教授或学习)

(7) 征收赋税;差派劳役 [levy]

是岁,始课南徐州侨民租。——《宋书·孝武帝本纪》

(8) 又如:课役(徵抽财税,分派徭役);课以重税

(9) 占卜 [divinate]

有日者,能课,使之课,莫不奇中。——惠洪《冷斋夜话》

(10) 又如:课筒(占卜的签筒);课语讹言(胡说八道)

词性变化

課 kè

〈名〉

(1) 教学科目 [subject;course]。如:必修课;基础课;主课;专业课

(2) 教学时间 [class]。如:上四节课;一节语文课

(3) [量]∶教学课程的一部分;特指某一科目在单位授课时间(通常不超过一小时)完成的内容 [lesson]。如:今日上两课;这个课本内容分为二十课

(4) 税款,税 [tax]

免其课役。——魏征《隋书》

(5) 又如:国课;盐课;课口(唐时赋税有租、庸、调,其应纳赋税的人口称为课口);课户(应纳赋税的民户)

(6) 机关学校等行政上的单位(也叫科) [section]。如:总务课;特高课

(7) 日本政府各部司、局以下的一级行政单位 [division]。如:外劣省亚洲局中国课

课组词(常用词组)

课本、课表、课程、课间、课卷、课时、课室、课税、课税、课堂、课题、课头、课外、课文、课业、课余、课桌

康熙字典中的「课」

課【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臥切,科去聲。《說文》試也。《廣雅》第也。《玉篇》議也。《增韻》計也,程也。《史記·匈奴傳》課校人畜計。《前漢·京房傳》房奏考功,課吏法。《晉書·元帝紀》勸課農桑。《宋書·沈約自序》少寬其工課。《汲冢周書》程課物徵。《管子·七法篇》成器不課不用,不試不藏。

《廣韻》稅也。《舊唐書·職官志》凡賦人之制有四:一曰租,二曰調,三曰役,四曰課。

縣名、水名。《隋書·地理志》課陽縣,屬南陽郡,因課水而名。

《玉篇》苦訛切《廣韻》《集韻》苦禾切,音科。課差也。

《類篇》率也。

说文解字中的「课」

说文解字

課【卷三】【言部】

試也。从言果聲。苦臥切

说文解字注

(課)試也。廣韵。第也。税也。皆課試引伸之義。从言。果聲。苦臥切。十七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课」


①按一定的标准试验,考核。《管子·七法》:“成器不课不用,不试不藏。”
②督促完成指定的工作。《南齐书·武帝纪》:“宜严课农桑。”
【引】按规定的内容和分量学习或教授。白居易《与元九书》:“苦节读书,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
③按规定的数额和时间征收赋税。《宋书·孝武帝本纪》:“是岁,始课南徐州侨民租。”
【又】赋税。鲍照《拟古》:“岁暮井赋讫,程课相追寻。”

课同音字:砨, 蚠, 䢛, 粎, 袥, 祩,

课同部首字:砨, 蚠, 䢛, 粎, 袥, 祩,

课同笔画字:砨, 蚠, 䢛, 粎, 袥, 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6199.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