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蟊」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蟊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máo,

部首:虫

笔画:17

结构:上下

异体字:䖥,侔,蛑,蝥,

五笔:CBTJ

仓颉:NHLII

四角:17136

笔顺:折捺折竖撇竖折横竖横捺竖折横竖横捺

「蟊」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máo(ㄇㄠˊ)

1、吃苗根的害虫:蟊贼(喻坏人)。

UNICODE

蟊字UNICODE编码U+87CA,10进制: 34762,UTF-32: 000087CA,UTF-8: E8 9F 8A。
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声:从虫、矛声

English

a fly which is used similarly to cantharides

「蟊」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máo

〈名〉

(1) (形声)

(2) 同本义 [insect destructive of the roots of rice seedlings]

蟊贼蟊疾。——《诗·大雅·瞻卬》

(3) 又如:蟊螟(危害庄稼的两种害虫);蟊疾(蟊虫为害)

(4) 喻危害人民或国家的人或事 [pest]。如:蟊蜮(比喻恶人);蟊虿(比喻坏人);蟊食(比喻奸吏掠夺百姓财物)

蟊组词(常用词组)

蟊贼

康熙字典中的「蟊」

蟊【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查询·新华字典

〔古文〕《唐韻》莫浮切《集韻》《韻會》迷浮切,音侔。與蝥同。《說文》蠿蟊也。

謨蓬切,音蒙。龜兆氣不澤也。《書·洪範》曰圛曰蟊。○按《說文》蟊,莫浮切,蠿蟊也。蝥,莫交切,螌蝥也。二字音各別。然攷唐宋字書,蟊蝥音義相通,今以《唐韻》爲正。詳蟊字註。

说文解字中的「蟊」

说文解字

蟊【卷十三】【䖵部】

蠿蟊也。从䖵矛聲。莫交切〖注〗,古文蟊。

说文解字注

(蟊)蠿蟊也。从䖵。矛聲。此字與蟲部食艸根者絕異。莫交切。古音謀在三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蟊」

máo
见“蟊贼”。
【蟊贼】吃禾苗根的害虫叫“蟊”,吃禾苗节的害虫叫“贼”。《诗经·小雅·大田》:“去其螟螣,及其蟊。”
【引】比喻对人或国家有危害的人。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蟊陷忠谠”

蟊同音字:䴵, 縩, 懤, 㺝, 嚍, 燛,

蟊同部首字:䴵, 縩, 懤, 㺝, 嚍, 燛,

蟊同笔画字:䴵, 縩, 懤, 㺝, 嚍, 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6048.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