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嗌」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嗌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ài, yì,
部首:口
笔画:13
结构:左右
异体字:
五笔:KUWL
仓颉:RTCT
四角:68012
笔顺:竖折横捺撇横撇捺竖折竖竖横
「嗌」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嗌yì(一ˋ)
1、咽喉。
其他字义
嗌ài(ㄞˋ)
1、〔嗌嗌〕笑声,如“一幸得胜,疾笑嗌嗌”。
2、查询·新华字典
2、咽喉窒塞,噎。
UNICODE
嗌字UNICODE编码U+55CC,10进制: 21964,UTF-32: 000055CC,UTF-8: E5 97 8C。
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English
the throat; to quarrel, choke
「嗌」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嗌 ài
〈动〉
(1) 咽喉塞住 [choke]
嗌,噎也…秦 晋或曰嗌。——《方言》
嗌不容粒。——《谷梁传·昭公十九年》。
(2) 又如:嗌喉(上吊身亡)
(3) 另见 yì
基本词义
查询·新华字典
◎ 嗌 yì
〈名〉
(1) 咽喉 [throat]
咽,又谓之嗌,气所流通,厄要之处也。——《释名》
食之已嗌痛。——《山海经·北山经》
使我嗌疾而腰急。——《列子·汤问》
嗌于面尘,身无膏泽。——《素问》
(2) 喻指交通要道 [vital communication line]
嗌者,扼也,扼要之处也。——《说文解字注》
(3) 嗌喔 [sound of flattering]。如:嗌呕(嗌喔。形容奉承取媚的声音)
(4) 另见 ài
康熙字典中的「嗌」
嗌【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伊昔切,音益。《說文》咽也。《穀梁傳·昭十九年》歠飦粥嗌,不容粒。《註》嗌,喉也。《楚辭·大招》四酎幷孰,不歰嗌只。《史記·倉公傳》飮食下嗌。《老子·道德經》終日號而嗌不嗄。
又《集韻》乙革切,音戹。義同。《莊子·大宗師》屈服者,其嗌言若哇。《釋文》嗌,郭音厄。
又《集韻》乙角切,音渥。笑也。《韓詩外傳》疾笑嗌嗌,威儀固陋。
又《集韻》烏懈切,音隘。《揚子·方言》嗌,噎也。秦晉或曰嗌,又曰噎。《註》皆謂咽痛。
又《集韻》壹計切,音翳。與齸同。江東名咽爲齸。
说文解字中的「嗌」
说文解字
嗌【卷二】【口部】
咽也。从口益聲。籒文嗌上象口,下象頸脈理也。伊昔切〖注〗《玉篇》,籒文嗌。又䒣,同苒。草盛貌。
说文解字注
(嗌)咽也。嗌者、扼也。扼要之處也。咽嗌雙聲。漢書。昌邑王嗌痛。爾雅注云。江東名咽爲嗌。从口。益聲。伊昔切。十六部。
()籒文嗌。上象口。下象頸脈理也。此象形字。與亢略同。漢百官公卿表曰。?作朕虞。應劭曰。?、伯益也。師古曰。?古益字也。按此假借籒文隘爲益。如九歌假借古文番爲播也。趙宋時古文尙書益作?。此本諸漢表耳。○又按凡言項領頸亢胡者、自外言之。言嚨㗋噲吞咽嗌者、自內言之。故皆从口。自口而入也。
古汉语字典中的「嗌」
嗌同音字:瑰, 榘, 嫇, 煣, 裪, 嵠,
嗌同部首字:瑰, 榘, 嫇, 煣, 裪, 嵠,
嗌同笔画字:瑰, 榘, 嫇, 煣, 裪, 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5699.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嵲」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虆」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㞋」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誤」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脸」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稹」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垹」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癘」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晘」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蔮」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以字结尾的诗句
- 鸟语花香的诗句有
- 元宵节相关诗词-元宵节相关诗词名句
- 关于敬业的诗句
- 从军行全部诗句
- 描写红妆的诗句
- 赞美母亲的诗词-赞美母亲的诗词原创
- 描写电力的诗词 描写电网的诗句
- 关于嵊州的诗句作者及出处
- 古人感慨时间短暂,生命短暂的诗句
热门赏析
- 含云字的诗词-含云字的诗词飞花令
- 古代女子美丽的诗句-赞美古代女子美丽的诗句
- 关于赞美秋天的诗句古诗词
- 含春诗句-含春诗句山
- 含有礼的诗词
- 关于爱情伤感的古诗句子-关于爱情伤感的古诗句子唯美
- 怀念故乡的诗词-怀念故乡的诗词一到五年
- 高一上册必背古诗词大全
- 含有高的诗句大全
- 含有童的诗句-含有童的诗句100首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饮酒莫辞醉,醉多适不愁
- 数年前也放狂,这几日全无况
- 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
- 半壁横江矗起,一舟载雨孤行
-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
-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