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䈚」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䈚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tái,

部首:竹

笔画:15

结构:上下

异体字:苔,

五笔:

仓颉:

四角:

笔顺:

「䈚」基本解释

UNICODE

䈚字UNICODE编码U+421A,10进制: 16922,UTF-32: 0000421A,UTF-8: E4 88 9A。
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English

a bamboo shoot, skin (bark) of a bamboo shoot, (same as 箈 苔) moss; lichen

「䈚」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䈚」

䈚【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查询·新华字典

《廣韻》徒哀切《集韻》《韻會》《正韻》堂來切,音臺。《說文》竹萌也。《爾雅·釋草》䈚,箭萌。《註》筍屬。《疏》與箈同。

《集韻》澄之切,音池。箭萌。一曰水中魚衣。

《集韻》《韻會》《正韻》蕩亥切,音待。

《集韻》坦亥切《韻會》他代切《正韻》度耐切,音怠。義同。

说文解字中的「䈚」

说文解字

䈚【卷五】【竹部】

竹萌也。从竹怠聲。徒哀切

说文解字注

(䈚)竹萌也。釋草曰。䈚、箭萌。醢人鄭注同。許意筍䈚不以大竹小竹分別。筍从旬。旬从勹。取裏妊之意。䈚从怠。與始同音。取始生之意。筍謂掘諸地中者、如今之冬筍。䈚謂巳抽出者、如今之春筍。與鄭說不同也。按周禮箈菹本作菭菹。故大鄭云菭、水中魚衣也。與艸部菭水靑衣也合。後鄭讀菭爲䈚。用釋草箭萌之訓。故郭注爾雅引周禮䈚菹鴈醢也。今本周禮作箈。非菭非䈚。乃是譌字。注中亦奪菭當爲䈚四字。从竹。怠聲。徒哀切。一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䈚」

䈚同音字:播, 踝, 鴅, 魲, 樯, 趟,

䈚同部首字:播, 踝, 鴅, 魲, 樯, 趟,

䈚同笔画字:播, 踝, 鴅, 魲, 樯, 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550.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