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鄨」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鄨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bì,

部首:邑

笔画:18

结构:上下

异体字:

五笔:UMIC

仓颉:FKRAU

四角:98717

笔顺:捺撇竖折竖撇捺撇横撇捺竖折横折竖横折

「鄨」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bì(ㄅ一ˋ)

1、古县名,在今中国贵州省遵义市西。

2、

2、古河名。

UNICODE

鄨字UNICODE编码U+9128,10进制: 37160,UTF-32: 00009128,UTF-8: E9 84 A8。
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鄨」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鄨」

鄨【酉集下】【邑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集韻》《韻會》必袂切,音蔽。《玉篇》牂牁,縣名。

水名。《前漢·地理志》犍爲郡符縣温水南至鄨。

《後漢·郡國志註》不狼山,鄨水所出。

《集韻》必列切,音鼈。義同。

说文解字中的「鄨」

说文解字

鄨【卷六】【邑部】

䍧牱縣。从邑敝聲,讀若鷩雉之鷩。必袂切

说文解字注

(鄨)羘柯縣。二志同。前志曰。不狼山、鄨水所出。東入沅。過郡二。行七百三十里。按犍爲郡、武帝建元六年開。牂柯郡、武帝元鼎六年開。則䣕字、鄨字必其時所製。今貴州遵義府府城西有鄨縣故城是也。方輿紀要曰。雲南陸涼州州北有廢鄨縣。非是。从邑。敝聲。讀若鷩雉之鷩。必袂切。十五部。師古曰不列切。

古汉语字典中的「鄨」

鄨同音字:鞨, 覷, 䩱, 颼, 旞, 懮,

鄨同部首字:鞨, 覷, 䩱, 颼, 旞, 懮,

鄨同笔画字:鞨, 覷, 䩱, 颼, 旞, 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5385.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