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杻」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杻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chǒu, niǔ,

部首:木

笔画:8

结构:左右

异体字:

五笔:SNFG

仓颉:DNG

四角:47912

笔顺:横竖撇捺折竖横横

「杻」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niǔ(ㄋ一ㄡˇ)

1、古书上说的一种树。

其他字义

chǒu(ㄔㄡˇ)

1、古代手铐一类的刑具:杻械。

UNICODE

杻字UNICODE编码U+677B,10进制: 26491,UTF-32: 0000677B,UTF-8: E6 9D BB。
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声:从木、丑声

English

ligustrum sinenese, tree

「杻」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chǒu

〈名〉

(1) 古代刑具,手铐之类 [ancient instrumentsof torture]。如:杻械(杻镣。脚镣手铐);杻锁(手铐与项锁)

(2) 另见 niǔ

其它字义


niǔ

〈名〉

(1) (形声。从木,丑声。本义:木名。檍树) 同本义 [a kind of tree]

山有栲,隰有杻。——《诗·唐风·山有枢》。朱熹集传:“叶似杏而尖,白色,皮正赤,其理多曲少直,材可为弓弩干者也。”

杻,檍。——《尔雅》。注:“关西呼杻子,一名土橿。”

其上多杻。——《西山径·英山》

(2) 另见 chǒu

基本词义

niǔ

〈名〉

(1) (形声。从木,丑声。本义:木名。檍树) 同本义 [a kind of tree]

山有栲,隰有杻。——《诗·唐风·山有枢》。朱熹集传:“叶似杏而尖,白色,皮正赤,其理多曲少直,材可为弓弩干者也。”

杻,檍。——《尔雅》。注:“关西呼杻子,一名土橿。”

其上多杻。——《西山径·英山》

(2) 另见 chǒu

康熙字典中的「杻」

杻【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敕九切《正韻》齒九切,音丑。械也。本作抙。

《唐韻》《韻會》女久切,音紐。《詩·唐風》隰有杻。《陸璣疏》檍也。葉似杏而尖,白色,皮正赤。多曲少直枝,葉茂好,二月開花如練而細蘂蓋樹,名萬歲枝。或謂之牛筋,材可爲弓幹。

《集韻》忍九切,音蹂。義同。

说文解字中的「杻」

古汉语字典中的「杻」

杻同音字:玤, 杶, 苜, 呞, 祅, 㫘,

杻同部首字:玤, 杶, 苜, 呞, 祅, 㫘,

杻同笔画字:玤, 杶, 苜, 呞, 祅, 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4920.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