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窊」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窊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wā,

部首:穴

笔画:10

结构:上下

异体字:溛,

五笔:PWRY

仓颉:JCHVO

四角:30232

笔顺:捺捺折撇捺撇撇折捺捺

「窊」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wā(ㄨㄚ)

1、低,低洼。

2、

2、卷缩:“味久回甘竟日在,不比苦硬令舌窊。”

3、喻衰落。

4、古书上说的一种树。

UNICODE

窊字UNICODE编码U+7A8A,10进制: 31370,UTF-32: 00007A8A,UTF-8: E7 AA 8A。
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pit, vault; store in pit; (Cant.) 手窊, the arm

「窊」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形〉

(1) 低凹;低下 [low-lying]

(2) 字又作“窳”

窳,同窊。——《集韵》

窊隆异等。——左思《吴都赋》

(3) 又如:皱(皱瘪;皮肤凹隐下去的样子);窊凸(凹凸,低下和高起);窊下(低陷;低洼);窊坳(凹坑);窊坎(洼地);窊隆(低昂;凹凸);窊樽(指中间凹下状如酒器的岩石)

(4) 卷缩的样子 [curling]。如:窊亚(缭乱的样子)

(5) 喻衰落 [declining]。如:窊黩(谓衰落黑暗)

康熙字典中的「窊」

窊【午集下】【穴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烏瓜切,音窪。《說文》汚衺下也。凹也。同窳。《馬融·長笛賦》波瀾鱗淪,窊隆詭戾。《註》窊隆。高下貌。《又》窊圔。《註》窊圔,聲下貌。

《前漢·禮樂志》窅窊桂華。《註》不滿貌。

《晉書·禮樂志》菀窊蠶神。

官名。《遼史》遼有杓窊。

《集韻》烏化切。下地也。

《廣韻》烏㕦切。下處也。

说文解字中的「窊」

说文解字

窊【卷七】【穴部】

污衺,下也。从穴瓜聲。烏瓜切

说文解字注

(窊)污衺、逗。下也。史記。甌寠滿篝。污邪滿車。司馬彪曰。污邪、下地田也。按凡下皆得謂之窊。水部洿者、窊下也。吳都賦。窊隆異等。从穴。瓜聲。烏瓜切。五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窊」

窊同音字:㾈, 晐, 㤟, 阃, 㾇, 缼,

窊同部首字:㾈, 晐, 㤟, 阃, 㾇, 缼,

窊同笔画字:㾈, 晐, 㤟, 阃, 㾇, 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4728.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