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梃」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梃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tǐng,

部首:木

笔画:10

结构:左右

异体字:

五笔:STFP

仓颉:DNKG

四角:42941

笔顺:横竖撇捺撇横竖横折捺

「梃」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tǐng(ㄊ一ㄥˇ)

1、棍棒。

其他字义

tìng(ㄊ一ㄥˋ)

1、杀猪后,在猪腿上划一个口子,用铁棍贴着腿皮往里捅,然后往里吹气,使猪皮绷紧,以便去毛:梃猪。

2、www.

2、梃猪时用的铁棍。

UNICODE

梃字UNICODE编码U+6883,10进制: 26755,UTF-32: 00006883,UTF-8: E6 A2 83。
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声:从木、廷声

English

a club; a stalk; straight

「梃」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www.

tǐng

〈名〉

(1) 棍棒 [wooden stick]

梃,杖也。——《广雅·释器》。朱骏声曰:“竹曰竿,草曰莛,木曰梃。”

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梃刃(棍棒与刀);梃棒(棍棒);梃击(用棍棒殴击)

(3) 指门框、窗框或门扇、窗扇两侧直立的边框 [frame]。

(4) 如:门梃;窗梃

www.

词性变化

www.

tǐng

〈量〉

(1) 竿状物的计量单位,相当于“杆”、“支” [pole]

甘蔗百梃。——《魏书》

(2) 另见 tìng

基本词义

tìng

〈动〉

屠宰猪后,为了除毛,在猪的腿上割一个口子,用铁棍贴着腿皮往里捅,再往里吹气,使猪皮绷紧 [poke a hole on the slain pig]

词性变化

tìng

〈名〉

(1) 往猪皮内捅的铁棍 [iron stick]

(2) 另见 tǐng

康熙字典中的「梃」

梃【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www.

《唐韻》《集韻》《正韻》徒鼎切《韻會》待頂切,音挺。《說文》一枝也。《徐曰》梃者,獨也。梃然勁直之貌。《魏書·李孝伯傳》武陵王駿獻酒二器,甘蔗百梃。

《孟子》可使制梃。《趙岐註》梃,杖也。《前漢·諸侯王表》奮其白梃。

《類篇》唐丁切,音庭。縣名。《前漢·地理志》屬膠東國。

说文解字中的「梃」

说文解字

梃【卷六】【木部】

一枚也。从木廷聲。徒頂切

说文解字注

(梃)一枚也。凡條直者曰梃。梃之言挺也。一枚、疑當作木枚。竹部曰。箇、竹枚。則梃當云木枚也。方言曰。箇、枚也。鄭注禮經云。个猶枚也。今俗或名枚曰個。音相近。按枚、也。一莖謂之一枚。因而凡物皆以枚數。左傳。以枚數闔。謂枚枚數之。猶云一一數之也。直者則曰梃。如孟子制梃、漢書白梃皆是。禮經脯梃字本作梃。亦作挺。俗作脡。誤也。詳肉部。從木。廷聲。徒頂切。十一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梃」

tǐng
①棍棒。《孟子·梁惠王上》:“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②计量竿状物体的单位,根。《魏书·李孝伯传》:“骏遣人献酒器,甘蔗百梃。”

梃同音字:珥, 捍, 珓, 宽, 㳫, 陷,

梃同部首字:珥, 捍, 珓, 宽, 㳫, 陷,

梃同笔画字:珥, 捍, 珓, 宽, 㳫, 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421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