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黏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nián,

部首:黍

笔画:17

结构:左右

异体字:䴴,

五笔:TWIK

仓颉:HEYR

四角:21960

笔顺:撇横竖撇捺撇捺竖捺横撇捺竖横竖折横

「黏」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nián(ㄋ一ㄢˊ)

1、像胶或糨糊的性质:黏性。黏液。黏土。黏米。

UNICODE

黏字UNICODE编码U+9ECF,10进制: 40655,UTF-32: 00009ECF,UTF-8: E9 BB 8F。
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声:从黍、占声

English

stick to; glutinous, sticky; glue

「黏」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nián

〈动〉

(1) 粘连;胶合 [adhere;glue;paste;stick]

黏,相着也。从黍,占声。字亦作粘。——《说文》

黏,合也。——《苍颉篇》

则无黏滞之音矣。——《礼记·乐记》

(2) 又如:黏贴(黏附张贴);黏带(黏连牵挂);黏补(修补);黏接(黏合连接)

(3) 贴近;接贴 [press close to]。如:黏天(贴近天,仿佛与天相连);黏空(耸入高空,仿佛与天相连)

词性变化

nián

〈形〉

具有黏性的。同“粘” [glutinous;sticky]。如:黏米;黏土;黏湿(黏糊潮湿)

康熙字典中的「黏」

黏【亥集下】【黍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女廉切《集韻》《韻會》《正韻》尼占切,音䬯。《說文》相著也。《廣韻》黏麴。

《韻會》亦作溓。《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雖有深泥,亦弗之溓也。《註》鄭司農云:溓讀爲黏。

地名。《前漢·地理志》樂浪郡黏蟬縣。

《正韻》尼欠切,聶上聲。《集韻》䵒也。《正韻》膠黏。

稠也。俗作粘。

说文解字中的「黏」

说文解字

黏【卷七】【黍部】

相箸也。从黍占聲。女廉切

说文解字注

(黏)相箸也。有叚溓爲黏者。如攷工記雖有深泥亦弗之溓也是。从黍。占聲。女廉切。七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黏」

黏同音字:鮟, 鮭, 䈸, 虧, 霡, 嬬,

黏同部首字:鮟, 鮭, 䈸, 虧, 霡, 嬬,

黏同笔画字:鮟, 鮭, 䈸, 虧, 霡, 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3982.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