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埏」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埏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shān, yán,

部首:土

笔画:9

结构:左右

异体字:

五笔:FTHP

仓颉:GNKM

四角:42141

笔顺:横竖横撇竖横折折捺

「埏」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án(一ㄢˊ)

1、地的边际。

2、

2、墓道:埏道。埏隧。埏闼(墓道的门)。

其他字义

shān(ㄕㄢ)

1、用水和(huó ㄏㄨㄛˊ)土:埏埴(“埴”,土;和泥制作陶器,引申为陶冶、培育的意思)。埏揉(反复捶击、踩踏制作陶器的黏土,引申为反复修改、锤炼诗文)。埏稾(培育)。

UNICODE

埏字UNICODE编码U+57CF,10进制: 22479,UTF-32: 000057CF,UTF-8: E5 9F 8F。
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声:从土、延声

English

a boundary, a limit

「埏」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yán

〈名〉

墓道 [path leading to a tomb;tomb passage]。如:埏门(墓门);埏道(墓道。通入墓穴的路,上不盖土)

康熙字典中的「埏」

埏【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以然切《集韻》《韻會》時連切《正韻》夷然切,音延。地際也。八埏,地之八際。

墓道。《後漢·蕃傳》民趙宣,葬親而不閉隧埏。亦作羡。

《廣韻》式連切《集韻》《韻會》《正韻》尸連切,音羶。水和土也。

叶徒按切,音但。《司馬相如·封禪書》旁魄四塞,雲分霧散。上暢九垓,下泝八埏。

说文解字中的「埏」

说文解字

埏【卷十三】【土部】

八方之地也。从土延聲。以然切

古汉语字典中的「埏」

yán
①地际;地边。司马相如《封禅书》:“上畅九垓,下泝八埏。”
②墓道。潘岳《悼亡》诗:“落叶委埏侧。”
shān
①制陶器的模子。《老子》:“埏埴以为器。”

埏同音字:持, 勅, 砜, 圀, 茩, 娗,

埏同部首字:持, 勅, 砜, 圀, 茩, 娗,

埏同笔画字:持, 勅, 砜, 圀, 茩, 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3639.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