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稊」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稊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tí,

部首:禾

笔画:12

结构:左右

异体字:䄺,蕛,䅠,

五笔:TUXT

仓颉:HDCNH

四角:28927

笔顺:撇横竖撇捺捺撇折横折竖撇

「稊」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tí(ㄊ一ˊ)

1、稗子一类的草,子实像糜子:“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

2、查询·新华字典

2、杨柳新长出的嫩芽:“枯杨生稊。”

UNICODE

稊字UNICODE编码U+7A0A,10进制: 31242,UTF-32: 00007A0A,UTF-8: E7 A8 8A。
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darnels, tares

「稊」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稊」

稊【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查询·新华字典

《廣韻》杜奚切《集韻》《韻會》田黎切《正韻》杜兮切,音題。《說文》本作蕛。蕛苵也。从艸,稊聲。《郭璞曰》似,布地生穢草也。今文作稊。《爾雅翼》稊有米而細。《莊子·秋水篇》稊米之在太倉。《註》稊米,小米。李云:草也,似。

通作荑。《易·大過》枯楊生稊。《王弼註》楊之秀也。《鄭註》作荑,木更生也。

说文解字中的「稊」

说文解字

蕛【卷一】【艸部】

蕛苵也。从艸稊聲。大兮切

说文解字注

(蕛)蕛苵也。見釋艸。郭云。蕛似稗。布地生。邵氏晉涵云。孟子之荑稗、莊子之?稗皆是也。从艸。梯聲。按今本篆作蕛。稊聲。從禾。考禾部無稊字。則稊聲乃梯聲之誤。蕛乃?之誤。大兮切。十五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稊」

稊同音字:脔, 㟬, 躰, 靰, 喓, 遉,

稊同部首字:脔, 㟬, 躰, 靰, 喓, 遉,

稊同笔画字:脔, 㟬, 躰, 靰, 喓, 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320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