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熛」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熛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biāo,

部首:火

笔画:15

结构:左右

异体字:㶾䙳,

五笔:OSFI

仓颉:FMWF

四角:91891

笔顺:捺撇撇捺横竖折竖竖横横横竖撇捺

「熛」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biāo(ㄅ一ㄠ)

1、飞迸的火焰:“士纵火焚西南,熛延城中。”

2、

2、燃烧:“覆沧海以沃熛炭,有何不灭者哉?”

3、闪光:“海内云蒸,雷动电熛。”

4、疾速:“卒如熛风。”

UNICODE

熛字UNICODE编码U+719B,10进制: 29083,UTF-32: 0000719B,UTF-8: E7 86 9B。
熛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声:从火、票声

English

blaze

「熛」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biāo

〈名〉

(1) 火星迸飞,也指迸飞的火焰 [flying flame]

熛,火飞也。从火,票声。——《说文》

火烈熛林。——左思《吴都赋》

百尺之宝,以突隙之熛焚。——《韩非子》

(2) 又如:熛炭(燃烧着的炭火。熛:迸飞的火焰);熛火(火焰);熛矢(带火的箭矢)

(3) 光 [light]

海内云蒸,雷动电摽。——《后汉书》。李贤注:“熛,光也。”

(4) 通“飙”。暴风 [violent storm wind;whirlwind]

雷动熛至,星流霆击。——《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胜广熛起,梁籍扇烈。——《汉书·叙传下》

(5) 又如:熛至(指疾风迅猛来临。比喻来势迅猛)

词性变化

biāo

〈形〉

(1) 迅疾 [fast]

气冲郁而熛起。——成公子安《啸赋》

(2) 又如:熛风(迅急的风);熛起(迅猛而起)

(3) 赤色 [red]。如:熛阙(赤色的宫阙)

康熙字典中的「熛」

熛【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補遙切《集韻》《韻會》《正韻》卑遙切,音摽。《說文》本作。火飛也。从火,票聲。《詩·小雅·燎之方楊箋》燎之方盛之時,炎熾熛怒。《史記·淮隂侯傳》熛至風起。

《揚雄·甘泉賦》前熛闕而後應門。《註》晉灼曰:熛闕,赤色之闕。南方之帝曰赤熛怒。應門正在熛闕之內也。《集韻》或作䙳。

《集韻》紕招切,音漂。本作。義同。

说文解字中的「熛」

说文解字

熛【卷十】【火部】

火飛也。从火㶾聲,讀若摽。甫遙切

说文解字注

(熛)火飛也。玄應引三蒼云。熛、迸火也。吕氏春秋云。突泄一熛。焚宮燒。班固答賓戯借猋爲之。从火。聲。讀若摽。甫遥切。二部。當必遥切。按同部票熛二字同音同義。熛卽票聲。似票正熛俗。故集韵、類篇、韵會皆合二爲一。然李善、玄應所引皆有熛字。玉篇亦分載。未容改併。

古汉语字典中的「熛」

biāo
①火星迸飞,迸飞的火焰。《后汉书·张衡传》:“扬芒熛而绛天兮。”
②燃烧。《后汉书·袁绍传》:“若举炎火以焚飞蓬,覆沧海而注熛。”
③闪光。《后汉书·班固传》:“海内云蒸,雷动电熛。”
④迅速,迅猛。《三国志·魏书·明帝纪》:“于时六合云扰,奸雄熛。”
⑤赤色。扬雄《甘泉赋》:“前熛阙而后应门。”

熛同音字:趠, 趣, 噘, 箳, 䙎, 槾,

熛同部首字:趠, 趣, 噘, 箳, 䙎, 槾,

熛同笔画字:趠, 趣, 噘, 箳, 䙎, 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30.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