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辟拼音、部首、笔画拼音:bì, pì, 部首:辛 笔画:13 结构:左右 异体字:嬖,避,闢, 五笔:NKUH 仓颉:SRYTJ 四角:70241 笔顺:折横撇竖折横捺横捺撇横横竖 「辟」基本解释基本字义辟bì(ㄅ一ˋ) 1、君主:复辟。 2、查询·新华字典 2、指君主招来,授予官职:辟召。辟引。辟书。辟除(征召推举授官)。辟举。 3、古同“避”,躲,设法躲开。 4、古同“睥”,睥睨。 其他字义辟(闢)pì(ㄆ一ˋ) 1、开发建设:开辟。 2、查询·新华字典 2、驳斥,排除:辟邪。辟谣。辟蠹。 3、透彻:精辟。透辟。鞭辟入里。 4、法,刑:大辟(古代指死刑)。 UNICODE辟字UNICODE编码U+8F9F,10进制: 36767,UTF-32: 00008F9F,UTF-8: E8 BE 9F。 
 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汉英互译break、keep away 造字法会意:从尸、从辛、从口 Englishlaw, rule; open up, develop 「辟」详细解释基本词义查询·新华字典 ◎ 辟 bì 〈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卩,从辛,从口。“卩”,音 jié,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样子。“辛”,甲骨文象古代酷刑用的一种刀具。本义:法律,法度) (2) 同本义 [law] 辟,法也。从卩、从辛,节制其罪也。从口,用法者也。——《说文》 “辟言不信”。(法度之言,而不听信。)——《诗·小雅·雨无止》 (3) 君主 [monarch] 辟遏有德。——《汉书·五行志》。注:“天子也。” 皇王(指周武王)维(语气词)辟。——《诗经·大雅·文王有责》 (4) 又如:复辟 (5) 古称官吏 [official] 厥辟不辟。——《礼记·坊记》 三卿一长曰辟。——《周书·武顺》 正殿路寝,用朝群辟。——《文选》 (6) 罪,罪行 [crime] 言奇者见疑,行殊者得辟。——《汉书》 查询·新华字典 词性变化查询·新华字典 ◎ 辟 bì 〈动〉 (1) 通“避”。回避,躲避 [avoid] 使咸知王之好恶辟行之。——《周礼·掌交》 秦子梁子以公旗辟于下道,是以皆止。——《左传·庄公九年》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论语·宪问》 行辟人可也。——《孟子》 不辟死伤。——《荀子·荣辱》 文王之所辟(后作“避”)风雨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高祖尝(曾经)辟吏。——《史记·张丞相列传》 (2) 又如:辟邪(避免或驱除邪恶) (3) 征召来授予官职 [appoint to an official position]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后汉书·张衡传》 (4) 另见 pì 其它字义 ◎ 辟 pì 〈动〉 (1) (形声。从门,辟声。本义:打开,开启) (2) 同本义 [open] 辟,开也。——《说文》 辟四门。——《虞书》 辟户为之乾。——《易·系辞传》 唇吻翕辟。——《聊斋志异·促织》 语毕而宫门辟。——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辟阖(开合);辟翕(开合);辟门(开门。后比喻广开贤路,访求人才);辟面(辟头。开头,起首);辟道(开道); (4) 开辟;开拓 [open up] 欲辟土地。——《孟子·梁惠王上》 周宣王辟国千里,非贪侵也。——《盐铁论·地广》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5) 又如:辟地(开辟疆域);辟土(开拓疆域) (6) 驳斥 [refute] 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7) 又如:辟谣;辟佛(反佛教,驳斥佛理);辟驳(驳斥) (8) 开垦 [reclaim] 农辟地。——《商君书·弱民》 隙地未尽辟。——清· 洪亮吉《治平篇》 (9) 又如:辟田(开垦田地。同辟土);辟治(开发治理);辟除(开垦) (10) 屏除;驱除 [get rid of;remove;drive out] 举公义,辟私怨。——《墨子·尚贤上》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为为己。——《孟子·梁惠王上》 (11) 又如:辟邪(屏除邪恶) 词性变化 ◎ 辟 pì 〈形〉 开阔;宽广 [wide] 不若从炉塘道,稍迂而路辟。——《徐霞客游记》 ◎ 辟 pì 〈形〉 (1) 通“僻”。偏僻 [remote;out of-the-way] 秦国辟远。——《史记·范雎传》 (2) 邪僻 [evil] 境内之民无辟滛之心。——《商君书·弱民》 (3) 另见 bì 辟组词(常用词组)辟设、辟谣 康熙字典中的「辟」辟【酉集下】【辛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查询·新华字典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必益切,音璧。《廣韻》君也。《爾雅·釋訓》皇王后辟,君也。天子諸侯通稱辟。《書·大甲》克左右厥辟。《詩·小雅》百辟爲憲。《集韻》或作。 又人稱天曰辟。《詩·大雅》蕩蕩上帝,下民之辟。 又妻稱夫亦曰辟。《禮·曲禮》妻祭夫曰皇辟。 又《說文》法也。《書·酒誥》越尹人祇辟。《註》正身敬法也。 又明也。《禮·王制》天子曰辟廱。《註》辟,明也。廱,和也。使天下之人皆明達和諧也。 又《祭統》對揚以辟之。《註》對,遂也。辟,明也。言遂揚君命,以明我先祖之德也。 又徵辟也。《後漢·鍾皓傳》前後九辟公府,皆不就。《晉書·王褒傳》三徵七辟。 又星名,與璧同。《禮·月令》仲冬之月日在斗、昏、東辟中。 又姓。 又《廣韻》普擊切《集韻》《韻會》匹辟切《正韻》匹亦切,音僻。與僻同。偏也,邪也。《禮·玉藻》非辟之心無自入也。《左傳·昭六年》楚辟我衷,若何效辟。《註》辟,邪也。衷,正也。 又傾也,側也。《禮·曲禮》辟咡詔之。《註》謂傾頭與語也。 又威儀習孰少誠實曰辟。《論語》師也辟。《又》友便辟。 又辟名,空名也。《周禮·天官》凡失財、用物、辟名者。《註》辟名,詐爲書,以空作見,文書與實不相應也。 又也。《書·君》辟以止辟。《周禮·秋官·小司》以八辟麗邦法。 又與闢通。《孟子》辟土地。 又辟除行人也。《周禮·秋官》王燕出入,則前車而辟。《孟子》行辟人可也。 又衆人驚退也。《史記·項羽紀》人馬俱驚,辟易數里。《註》言人馬開張易舊處也。 又鞭辟,策勵也。程子曰:學要鞭辟近裏。朱子曰:辟如驅辟一般,大約要鞭督向裏去。 又與擗通。拊胷也。《詩·邶風》寤辟有摽。《禮·檀弓》辟踊。 又與躄通。足病不能行也。《賈誼·治安策》非亶倒縣而已。 又類辟。 又辟歷,雷聲。別作霹靂。 又《集韻》《正韻》毗義切。與避同。《詩·魏風》宛然左辟。《註》讓而避者必左。《禮·儒行》內稱不辟親,外舉不辟怨。 又與睥同。《史記·灌夫傳》辟睨兩宮閒。《註》與睥睨同。邪視也。 又《集韻》《正韻》匹智切,與譬同。《禮·坊記》君子之道,辟則坊與。《中庸》辟,如行遠。 又《廣韻》《集韻》《韻會》博厄切,音百。《禮·內則》麕爲辟雞。《註》聶而切之也。 又與擘同。析裂也。《禮·喪大記》絞一幅爲三不辟。《疏》大斂之絞旣小,不復擘裂其末。 又《正韻》莫禮切,音米。與弭同。《禮·郊特牲》有由辟焉。《註》謂弭災兵也。 又《集韻》頻彌切《正韻》蒲麋切,音皮。與紕同。帶之緣飾也。《禮·玉藻》天子素帶朱裏終辟。《註》辟,緣也。終,竟也。天子熟絹爲帶,用朱于裏,終此帶盡緣之也。 又《集韻》必郢切,音丙。除也。《莊子·庚桑楚》至信辟金。 说文解字中的「辟」说文解字辟【卷九】【辟部】 法也。从卩从辛,節制其辠也;从口,用法者也。凡辟之屬皆从辟。必益切 说文解字注(辟)法也。法當作灋。小雅。辟言不信。大雅。無自立辟。傳皆曰。辟、法也。又文王有聲箋、抑箋、周禮鄉師注、戎右注、小司寇注、曲禮下注皆同。引伸之爲罪也。見釋詁。謂犯法者、則執法以罪之也。又引伸之爲辟除。如周禮閽人爲之辟、孟子行辟人、以及辟寒、辟惡之類是也。又引伸之爲盤辟。如禮經之辟、鄭注逡遁是也。又引伸爲一邊之義。如左傳曰闕西辟是也。或借爲僻。或借爲避。或借爲譬。或借爲闢。或借爲壁。或借爲襞。从卪辛。節制其辠也。節當作卪。俗所改也。以卪制說卪。以辠說辛。辛从?。?、辠也。故辛亦訓辠。从口。句。用法者也。用法上當再出口字。以用法說从口。辟合三字會意。必益切。十六部。凡辟之屬皆从辟。 古汉语字典中的「辟」bì 
 ①刑法;法律。《左传·昭公六年》:“制参辟,铸刑书。”
 ②君主。《诗经·大雅·荡》:“荡荡上帝,下民之辟。”
 ③征召。《张衡传》:“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④通“避”。《殽之战》:“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pì
 ①开;打开。《促织》:“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
 ②开辟;开垦;开设。《齐桓晋文之事》:“欲辟土地,朝秦楚。”《治平篇》:“隙地未尽辟,闭廛未尽居也。”《病梅馆记》:“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③排斥;驳斥。《答司马谏议书》:“辟邪说,难任人,不为拒谏。”
 ④偏僻;僻远。《汉书·萧何传》:“何买田宅必居穷辟处。”
 ⑤比喻,打比方。《孟子·尽心上》:“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辟谷】古代一种养生之术.不吃五谷,专靠服气长生。《史记·留侯世家》:“乃学辟,道引轻身。”
 【辟易】1.bì惊退。《史记·项羽本纪》:“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数里。”2.pì整治。《吕氏春秋·上农》:“地未辟,不操床,不出粪。”辟同音字:貈, 硼, 誊, 搖, 缢, 㴵, 辟同部首字:貈, 硼, 誊, 搖, 缢, 㴵, 辟同笔画字:貈, 硼, 誊, 搖, 缢, 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25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湎」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㷍」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臃」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刐」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㱀」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鄅」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鄂」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燕」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俆」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氼」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李白歌咏剑门关的诗句
- 与神话有关的诗句-与神话有关的诗句及作者
- 壮志的诗词名句
- 晏几道最著名的诗词
- 杜牧的《三行》的诗句
- 有关7月的古诗词
- “葫芦”的诗句
- 禅意满怀_净化心灵的诗词联100 拜佛净化心灵的诗句
- 描写皇帝诗词 描写“皇帝”的诗句有哪些
- 描写初秋的诗句
热门赏析
- 含有颜的诗句-含有颜的诗句大全
- 孤独诗词大全-孤独诗词大全100首
- 关于花月的诗句古诗
- 关于雪竹的诗句-关于雪竹的诗句古诗词
- 关于悼念的诗词歌赋
- 关于积极向上的诗词歌赋
- 关于写粮食的古诗词有哪些
- 含有秋的诗句所有的
- 含有生字的诗句
- 关于离别的诗句有哪些-关于离别的诗句有哪些是要写作文的
热门知识
- 七夕节有哪些诗句-七夕节有哪些诗句代表七夕节
- 形容有点成就自以为是的诗句有哪些?
- 带冬的诗词有哪些
- 下雨天的诗词-关于下雨天的凉爽的诗词
- 努力的古诗词-关于努力的古诗词
- 写江南春天的诗句-写江南春天的诗句有哪些
- 带江的诗词-带江的诗词有哪些
- 包含花的诗句-包含花的诗句有哪些
- 四季诗词-四季诗词春夏秋冬
- 描写夏雨的诗句古诗词-描写夏雨的诗句古诗词描写下雨的四字词
热门诗文
- 【双调】春闺怨_绛蜡高烧,
- 菩萨蛮(次韵秀倅·送别)
- 踏莎行(赵宽夫十二月十二日生,赋此为寿)
- 喜迁莺(即席次韵南叔兄同亲友饯王万里万回宣幕)
- 浦湘曲(为金坛教谕干寿道考满怅词)
- 蝶恋花(肖韩见和,复次韵酬之,四首)
- 山坡羊·骊山怀古
- 点绛唇(冬)
- 渔父词一十八首。灿烂
-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
热门名句
- 凭空怒浪兼天涌,不尽六朝声
- 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
-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 更深黄月落,夜久靥星稀
- 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
-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