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囐」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囐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niè, yàn, zá,

部首:口

笔画:23

结构:左右

异体字:唁,囋,

五笔:KHAD

仓颉:RYBK

四角:63084

笔顺:竖折横竖横折撇横折横竖折横竖折捺撇横竖横撇捺捺

「囐」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àn(一ㄢˋ)

1、古同“唁”,吊唁。

其他字义

zá(ㄗㄚˊ)

1、〔嘈囐〕古同“嘈杂”,(声音)杂乱而喧闹。

其他字义

niè(ㄋ一ㄝˋ)

1、论罪。

UNICODE

囐字UNICODE编码U+56D0,10进制: 22224,UTF-32: 000056D0,UTF-8: E5 9B 90。
囐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囐」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囐」

囐【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20画

《廣韻》才割切《集韻》才達切,音。《玉篇》本作。《廣韻》本作囋。詳前囋二字註。《張衡·東京賦》奏嚴鼓之嘈囐。

《北周書·異域傳》囐噠國,在于闐西。

《集韻》牙葛切,音嶭。(《玉篇》本作。詳前字註。)又《集韻》魚列切,音孽。本作。議罪也。同讞。

《玉篇》古文唁字。註詳七畫。

说文解字中的「囐」

说文解字

唁【卷二】【口部】

弔生也。从口言聲。《詩》曰:“歸唁衞侯。”魚變切

说文解字注

(唁)弔生也。庸風。歸唁衞矦。春秋。齊矦唁公于野井。穀梁傳、毛傳皆云。弔失國曰唁。此言弔生者。以弔生爲唁、別於弔死爲弔也。何注公羊云。弔亡國曰唁。弔死曰弔。與此相發明。今本公羊注弔死國曰弔。衍國字。从口。言聲。魚變切。十四部。詩曰。歸唁衞矦。

古汉语字典中的「囐」

囐同音字:䵛, 轣, 㩶, 馪, 驖, 瓚,

囐同部首字:䵛, 轣, 㩶, 馪, 驖, 瓚,

囐同笔画字:䵛, 轣, 㩶, 馪, 驖, 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2069.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