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頍」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頍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kuǐ,

部首:頁

笔画:13

结构:左右

异体字:

五笔:FCDM

仓颉:JEMBC

四角:41486

笔顺:横竖折捺横撇竖折横横横撇捺

「頍」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kuǐ(ㄎㄨㄟˇ)

1、帽顶尖尖(一说前倾)的样子:“有頍者弁,实维伊何。”

2、

2、古代用以束发固冠的发饰。

3、抬头。

UNICODE

頍字UNICODE编码U+980D,10进制: 38925,UTF-32: 0000980D,UTF-8: E9 A0 8D。
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to raise one's head

「頍」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頍」

頍【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丘弭切《集韻》《韻會》《正韻》犬蘂切,音跬。《說文》舉頭也。从頁支聲。《詩·小雅》有頍者弁。《六書故》禮:緇布冠項。鄭康成讀爲頍。冠無筓者用頍,以組圍頭,以繫冠。其當項處,以俟繫束也。弁有筓不用頍,故毛傳直緣詩辭,以爲弁貌。

《集韻》窺絹切《五音集韻》犬縣切,缺去聲。義同。一曰頭小而銳。

《集韻》五委切,音硊。弁貌。

说文解字中的「頍」

说文解字

頍【卷九】【頁部】

舉頭也。从頁支聲。《詩》曰:“有頍者弁。”丘弭切

说文解字注

(頍)舉頭也。此頍之本義也。故?字从頁。士冠禮。緇布冠缺項。注。缺讀爲頍。頍圍髪際。結項中。隅爲四綴以固冠。今未冠筓者箸冠卷。頍象之所生也。滕薛名簂爲頍。如鄭說則頍所以支冠。舉頭之義之引伸也。小雅。有頍者弁。傳曰。頍、弁皃。弁、皮弁也。惟舉頭曰頍。故載弁亦曰頍。義之相因而引伸者也。从。支聲。丘弭切。十六部。詩曰。有頍者弁。頍弁篇。

古汉语字典中的「頍」

頍同音字:鉑, 豋, 楓, 㮑, 旓, 棩,

頍同部首字:鉑, 豋, 楓, 㮑, 旓, 棩,

頍同笔画字:鉑, 豋, 楓, 㮑, 旓, 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0613.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