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剌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拨剌的拼音:bō là

拨剌的词语解释

拨剌

(拨剌,拨剌)

 1.    
不正貌。谓琴弦压轸,声音走调。
  淮南子•修务训》:“琴或拨剌枉桡。”
  高诱注:“拨剌,不正也。”
 
 2.    
张弓貌。
  后汉书•张衡传》:“弯威弧之拨剌兮,射嶓冢之封狼。”
  李贤注:“拨剌,张弓貌也。”拨,《文选•张衡<思玄赋>》作“拔”。
 
 3.    
亦作“拨喇”。象声词。
  ·顾况《李供奉弹箜篌歌》:“腕头花落舞制裂,手下鸟惊飞拨剌。”
  西游记》第二一回:“灵吉菩萨将飞龙宝杖丢将下来,不知念了些甚么咒语,却是一条八爪金龙,拨喇的轮开两爪,一把抓住妖精,提着头,两三捽,捽在山石崖边,现了本相。”
 
 4.    
鱼尾拨水声。喻鱼疾游。
  ·李邕《国清寺碑序》:“畅拨剌以掉尾,恣噞喁而鼓腮。”
  ·杜甫《漫成一绝》:“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马纯陶朱新录》:“一边鳞肉与骨皆无,独其首全,与二鱼并游水中,但其游差缓,不复有扬鬣拨剌之势。”
  ·蒲松龄聊斋志异•于子游》:“秀才亦不知大王何人,送至鹢首,跃身入水,拨剌而去,乃知为鱼妖也。”
——————————

拨剌

 补义条目    
拨动;拨拉。

农桑辑要•苎麻》:“用湿润畦土半升,子粒一合,相和匀撒……于畦内用极细梢杖三四根,拨剌令平可。”

拨剌的网络解释

撥剌bō làㄅㄛ ㄌㄚˋ

  • 撥弄。元.司農司.農桑輯要.卷二.播種.苧麻:「于畦內用極細梢杖三四根,撥刺令平可。」或作「扒剌」。
  • 琴聲走調。淮南子.脩務:「琴或撥剌枉橈,闊解漏越。」高誘.注:「撥剌,不正。」
  • 狀聲詞。形容魚兒自水面躍起及縱入水裡,拍擊水面所發出的聲音。唐.杜甫.漫成詩:「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

拨剌的近义词:

拨剌的反义词:

拨剌造句大全

造句 / 例句:

本文是选自古诗文网,可以仔细阅读本文。

  • 拨剌红,惊鼓跳鱼拨剌红。
  • 黄河万里红拨剌,长安故人素书至。
  • 打鱼红拨剌,洗马碧骖?。
  • 一幅五铢弄平碧,赤鲤拨剌芙蓉东。
  •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 北潭去城无百步,渌水冰销鱼拨剌
  • 红鲤拨剌丹枫飞,翠带神娥江上宅。
  • 辽北大王拨剌占为牧,建城,后官收。
  • 拨剌游鱼几个惊。
  • 乌衣队队霎时没,但闻水底逃鳞拨剌而惊跳。
  • 。”明刘基《二鬼》歌:“惊起五百罗汉,半夜拨剌冲天飞。
  • ”清吴伟业《次家园次湖州守五十韵》:“拨剌鱼窥网,偷睛鸟避?。
  • 《洛阳缙绅旧闻记?石中获小龟》:“鲤鱼在地中,不知几何年,尚如是跳跃拨剌耶。
  • 在高湖部分生动而肯定明快的切分节奏及双音的“拨剌”都令人感到一种充满自信与超然傲岸的情绪。
  • 弹完一个指法,即有手指头停歇某一弦上,包括大小撮、拨剌、滚拂等均按这个规矩,做到指不离弦。
  • 平沙谱不同,用羽调,取其明净,其五段用伏,原是结束之音,今当三弦,无伏之法,以双弹拨剌代之,同是结束之音。
  • 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响,使凝神睇视着的诗人猛地惊醒,他转向船尾,那里波光粼粼,刚刚有一条大鱼从那儿跃出水面。
  • 是操,调属太簇,与南吕均二操,概从不转弦弹,因此二均,避弦多而取音难,其中带起、拨剌、撮音等,皆须借音比和,故当指下留意轻重,使用权其不露痕迹方妙,所以初学不易入手也。
  • 作抹、勾、打、托时都手指着弦而弹;作挑、剔、摘、辟时都将手指贴近弦弹;作双弹、剔散如一、轮等指法时下指轻捷,出音清越;作拨剌、滚拂时,都贴近弦以斜势轻灵而发,无重浊煞声。

拨的组词(开头是拨的词语)

  • 拨解
  • 拨蜡
  • 拨炉
  • 拨慢
  • 拨平
  • 拨房
  • 拨换
  • 拨汗
  • 拨捐
  • 拨谷
  • 拨拨
  • 拨触
  • 拨工
  • 拨发
  • 拨嘴
  • 拨损
  • 拨烦
  • 拨降
  • 拨火棍
  • 拨乱济危

剌的组词(结尾是剌的词语)

  • 直留支剌
  • 只留支剌
  • 支剌
  • 子剌
  • 遮剌
  • 噪剌剌
  • 杂不剌
  • 语剌剌
  • 屹剌剌
  • 移剌
  • 咿呖呜剌
  • 一六兀剌
  • 曳剌
  • 拽剌
  • 痒剌剌
  • 轩趷剌
  • 血忽淋剌
  • 血胡淋剌
  • 血糊淋剌
  • 闲雕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ciyu/9272.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词语

推荐汉语

热门知识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