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符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龟符的拼音:guī fú

龟符的词语解释

(龟符,龟符)

 1.    
《黄帝出军决》:“﹝黄帝﹞伐蚩尤……到盛水之侧,立坛祭以太牢,有元龟衔符从水中出置坛中而去。
  黄帝再拜稽首受符,视之乃所得梦符也,广三寸,长一尺,于是黄帝佩之以徵,即日擒蚩尤。”后遂用作典故称颂帝王顺应天命。
  南朝··张正见《御幸乐游苑侍宴》诗:“凤下书丹篆,龟符着绿编。”
  ·李庾《东都赋》:“贤相圣营,龟符墨食。”
  ·司马光《迩英阁读毕<后汉书>蒙恩赐筵诗》:“兴衰炳辙迹,淑慝粲龟符。”
 
 2.    
指天赐人君的祥端徵兆。
 
 3.    
龟形的符节。
  南朝··谢朓《为王敬则谢会稽太守启》:“鸿恩妄假,复授龟符。”
  说郛》卷二引·张鷟朝野佥载》:“发兵用铜虎符。及初,为银兔符……至伪姓也,玄武,龟也,又以铜为龟符。”

龟符的网络解释

龟符的近义词:

龟符的反义词:

龟符造句大全

造句 / 例句:

本文是选自古诗文网,可以仔细阅读本文。

  • 唐中宗初年,废除龟符,仍佩用鱼符。
  • 武周时一度用龟符
  • 鱼符与龟符皆可系佩,与后世的牌区别不大。
  • 干戈揖让,取之也殊功,鼎玉龟符,成之也一致。
  • 唐朝因为讳虎,改用鱼符或兔符,后来又改用龟符
  • 金龟既可指用金制成的龟符,还可指以金作饰的龟袋。
  • 武后天授元年改内外官所佩鱼符为龟符,鱼袋为龟袋。
  • 武后天授元年(690)改内外官所佩鱼符为龟符,鱼袋为龟袋。
  • 可见,金龟既可指用金制成的龟符,还可指以金作饰的龟袋。
  • 武周时期(684~704),鱼符改为龟符,也分为两半,中有“同”字榫卯。
  • 时,“鱼符”一度改为其形状像龟的“龟符”,用途与“鱼符”相同。
  • 古人以龟为宝,器物装饰用龟形十分普遍,如龟鼎、龟?、龟印、龟符等等。
  • 唐朝因为李渊的祖父是李虎,所以唐人讳虎,改用鱼符或兔符,后来又改用龟符
  • ”到武则天时,“鱼符”一度改为其形状像龟的“龟符”,用途与“鱼符”相同。
  • ”宋司马光《迩英阁读毕<后汉书>蒙恩赐御筵》诗:“兴衰炳辙迹,淑慝粲龟符
  • 现存武周龟符有“云麾将军左鹰扬卫翊府中郎将员外置阿伏师奚缬大利发第二”等多件。
  • 至伪周,武姓也,玄武,龟也…”武则天当朝后改为“龟符”,中宗年间又恢复为鱼符。
  • 【出处】:清?叶廷?《海录碎事?帝王上》:“干戈揖让取之也殊途,鼎玉龟符成之也一致。
  • 虎符到了隋代被改为麟符,而到了唐代,唐高祖为避其祖李虎的名讳,又将其改为鱼符或兔符,甚至龟符
  • 仁宗命马龟符、孙等人校勘,于“乾兴元年十一月戊寅校定《后汉志》三十卷颁行”(《淳化校三史嘉佑校七史》)。

龟的组词(开头是龟的词语)

  • 龟室
  • 龟文
  • 龟屏
  • 龟组
  • 龟津
  • 龟堞
  • 龟辩
  • 龟枚
  • 龟脑
  • 龟判
  • 龟胜
  • 龟纱
  • 龟筒
  • 龟王
  • 龟瓦
  • 龟駞
  • 龟途
  • 龟田
  • 龟繇
  • 龟蜗

符的组词(结尾是符的词语)

  • 旨符
  • 执符
  • 直符
  • 左符
  • 左鱼符
  • 驺虞符
  • 字符
  • 竹使符
  • 竹符
  • 硃符
  • 征符
  • 贞符
  • 祯符
  • 珍符
  • 哲符
  • 灾符
  • 允符
  • 云符
  • 元符
  • 圆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ciyu/5057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词语

推荐汉语

热门知识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