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足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鼎足的拼音:dǐng zú

鼎足的词语解释


 1.    
鼎有三足,比喻三方并峙之势。
  史记•淮阴侯列传》:“参分天下,鼎足而居。”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军破,必北还。如此则·之势彊,鼎足之形成矣。”
  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他这一败,关系大局,迅速动摇了鼎足的平衡,使蜀汉一蹶不振。”
 
 2.    
引申为匹敌。
 
 3.    
指三公之位。
  ·张衡《南都赋》:“·之俦,据鼎足焉,以庀王职。”
  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
  ·吴伟业《赠王鉴明五十》诗:“后皆保耆颐,或乃致鼎足。”
 
 4.    
比喻处于重要的地位。
  汉书•彭宣传》:“三公鼎足承君,一足不任,则覆乱美实。”
  后汉书•刘恺传》:“臣闻三公上则台阶,下象山岳,股肱元首,鼎足居职,协和阴阳,调训五品,考功量才,以序庶僚,遭烈风不迷,遇迅雨不惑,位莫重焉。”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则诗人济济,有文士跄跄,宜其鼎足文坛,为三代后之三代也。”
 
 5.    
犹鼎元。
  ·刘得仁《送高湘及第后东归觐叔》诗:“此去几般荣,登科鼎足名。”

鼎足的网络解释

鼎足dǐngzú

[three legs of a tripod-three rival powers]鼎的腿,鼎有三腿。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形势

如此则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资治通鉴》

鼎足dǐng zúㄉㄧㄥˇ ㄗㄨˊ

  • 比喻三方對立的情勢。晉.潘岳.為賈謐作贈陸機詩十一章之三:「三雄鼎立,孫啟南吳。」三國志.卷三十五.蜀書.諸葛亮傳:「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彊,鼎足之形成矣。」

鼎足的近义词:

鼎足的反义词:

鼎足造句大全

造句 / 例句:

本文是选自古诗文网,可以仔细阅读本文。

  • 赤壁之战决定了魏、蜀、吴三国鼎足之势。
  • 岛南湖面,三座瓶形小石塔鼎足而立,造型别致优美。
  • 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是在鼎身铸好后再装范浇铸的。
  • 曾几何时,长城凤凰电懋和邵氏鼎足三立,主宰了一个时代的国语电影,然后又都成为了历史。
  • 白云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市区西北郊,距市中心13公里,总面积259 . 6平方公里,与其他两个开发区成鼎足之势。
  • 城区经济是城市经济的范畴,又是区域经济的制高点,近年来吉林省的城区经济已与开发区经济、县域经济鼎足而三。
  • 茅台酒一直以来以其精湛的工艺,上乘的品质与法国科涅克白兰地英国苏格兰威士忌鼎足而立,成为唯一大规模进入外国主流社会的中国商品和盛大宴会的珍贵饮品,饮誉五湖四海。

鼎的组词(开头是鼎的词语)

  • 鼎角
  • 鼎姓
  • 鼎濙
  • 鼎社
  • 鼎命
  • 鼎饪
  • 鼎郊观
  • 鼎来
  • 鼎足戒
  • 鼎趾
  • 鼎札
  • 鼎食鸣锺
  • 鼎游
  • 鼎养
  • 鼎脚
  • 鼎镬如饴
  • 鼎湖山
  • 鼎轘
  • 鼎庇
  • 鼎出

足的组词(结尾是足的词语)

  • 至足
  • 炙肤皲足
  • 止足
  • 植足
  • 胝肩茧足
  • 知止足
  • 知足
  • 沾足
  • 沾体涂足
  • 霑体涂足
  • 霑足
  • 损有余补不足
  • 足足
  • 自足
  • 自给自足
  • 专足
  • 伫足
  • 驻足
  • 躅足
  • 肘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ciyu/32748.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词语

推荐汉语

热门知识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