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溪夜行》张九龄唐诗鉴赏
-
【原文】
耒阳溪夜行
乘夕棹归舟,缘源路转幽。
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
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
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
【赏析】
耒阳溪,湘江支流耒水,在湖南省东南部,这首诗作于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诗人奉朝廷之命祭南岳和南海的旅途中。诗人在秋夜行舟于耒阳溪上。清幽的溪山景色,触动诗人的情怀,由此产生淡淡的旅愁。与《浈阳峡》相比较,诗人更着意融情入景。全诗几乎句句写景,结尾才以一个“愁”字,画龙点睛般点出题旨。但诗中的明月、溪声、岚气、霜华、猿啼,无不浸透着诗人的愁情。可以说,情与景高度融合,浑然一体,构成清幽的意境。张九龄这几首山水诗,写景状物精细工丽,侧重于客观的刻画,由景物触发的情思没有借直接倾诉和议论表达,而是融情于景。情景契合,在艺术技巧上,受谢灵运影响的痕迹较重,显示了六朝山水诗向盛唐山水诗过渡的迹象。
从写景的角度来看,这首《耒阳溪夜行》,体现了陶渊明对张九龄的影响。张九龄一生积极入世,他没有田园隐居的闲情逸致。但他却吸取了陶渊明田园诗对景物的描绘求神似而不拘泥形似,重意轻象、尚浑整不尚工细的艺术表现手法,将它们运用到山水诗的创作中。这首诗对明月、岭树、溪声、岚气、霜华,猿声的描绘,只以简练的笔触,轻淡地点染,并未作具体、细致、逼真的刻画,色彩也是淡淡的,却产生了高度传神达意的艺术效果。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740),唐朝大臣。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景龙(唐中宗年号,707—710)初年进士。唐玄宗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是唐朝有名的贤相。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为李林甫所谮,罢相。其《感遇诗》以格调刚健著称。有《曲江集》。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505.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 咏山樽二首
- 声声慢(宏庵宴席,客有持桐子侑俎者,自云其姬亲剥之)
- 杂剧·董秀英花月东墙记
- 念奴娇(老人用僧仲殊韵咏荷花横披,谨和)
- 摸鱼儿(高嘉定生日泰叔)
- 临江仙(宣和乙巳冬幸亳·州途次)
- 浪淘沙(子直新第落成席上作)
- 出守桐庐道中
- 柳枝词(大堤杨柳雨沉沉)
- 贺新郎(为后村母夫人寿)
热门名句
-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
-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
-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 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
- 独树沙边人迹稀,欲行愁远暮钟时
- 乍听得、鸦啼莺弄,惹起新愁无限
-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
-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家丑不外扬 [jiā chǒu bù wài yáng]
- 惊喜欲狂 [jīng xǐ ruò kuáng]
- 江山如故 [jiāng shān rú gù]
- 盘游无度 [pán yóu wú dù]
- 天府之国 [tiān fǔ zhī guó]
- 目不给赏 [mù bù gěi shǎng]
- 避凶趋吉 [bì xiōng qū jí]
- 习焉不觉 [xī yān bù jué]
- 横征暴敛 [héng zhēng bào liǎn]
- 两肋插刀 [liǎng lèi chā dāo]
推荐词语
- 花哨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骥子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懊悴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肝脏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甘乐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工竣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君侯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谤语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刚罫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怪变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