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诗文网 > 诗意 > 诗词解字 诗词解字题目

诗词解字 诗词解字题目

  作者: 古诗文网     文章栏目: 诗意     发布时间: 2021年03月23日    点击:  次

苏轼的《赠刘景文》句解,词解,字解.古诗的全意思,

赠刘景文 开放分类:文化、诗词、宋代、古诗、苏轼年代:【宋】 作者:【苏轼】 体裁:【七绝】 【原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注释】(1)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喻指荷叶)(2)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3)最:一作“正”.【译文】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出处】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代四大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嘉佑二年(1057)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量移诸州.哲宗元佑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九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归,卒于常州.着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的刘景文(名孝孙)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佑五年 (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初冬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谁知道念奴娇的诗词啊

【作品名称】念奴娇·赤壁怀古 【创作年代】宋代 【作者姓名】苏轼 【作品体裁】宋词 【诗词原文】 大江(1)东去,浪淘(2)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3)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4)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5)。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6)公瑾当年,小乔(7)初嫁了(liǎo),雄姿英发(8)。

羽扇纶(guān)巾(9),谈笑间,樯橹(强虏)(10)灰飞烟灭。

故国(11)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huā)发(12)。

人生(13)如梦,一尊(樽)还酹( lèi )(14)江月。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 (1)大江:长江。

(古时“江”特指长江,“河”特指黄河)。

(2)淘:冲洗。

(3)故垒:黄州古老的城堡,推测可能是古战场的陈迹。

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4)周郎: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人。

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称。

周瑜精通军事,又精于音律,江东向来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于赤壁以火攻击败曹操的军队,此战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仅36岁。

(安徽庐江有其周瑜墓。

) (5)雪:比喻浪花。

(6)遥想:形容想得很远。

(7)小乔:乔玄的小女儿,生的闭月羞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周瑜之妻;姐姐大乔为孙策之妻,有沉鱼落雁、倾国倾城之貌。

(8)英发:英俊勃发。

(9)羽扇纶巾:手摇动羽扇,头戴纶巾。

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周瑜从容娴雅。

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10)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樯,挂帆的桅杆。

橹,一种摇船的桨。

(所谓樯橹,物也;所谓强虏,人也。

自古便有樯橹与强虏之争,记得上此课时,老师也曾对这两个词进行了分析,出于不同的版本,要看编者的喜好以及个人的理解,并没有所谓的对错,这两个词用于此处皆对,所以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用,不过考试时最好根据课本。

鄙人认为,有争论的东西出在考试卷上需要慎重。

现在人教是用“樯橹”。

)(现有教材作“樯虏”“强虏”) (11)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

指古战场。

(12)华发:花白的头发。

华:《现代汉语词典》这个字读hua(二声),花白义。

古代没有“花”这个字,只有“华”这个字,“华”在古代有“花”这个字的义项,后来才有了“花”这个字,但在一些较早的文言文或者成语中,我们是见不到“花”字而只有“华”字。

这里作通假字“花”。

(13)人生:现有版本作人间。

(14)尊:同“樽”,酒杯。

(15)酹:(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

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注:一尊还酹江月,“还”字的读法 古时读音是 huán 。

其实就是在现代,稍早一点——比如1960年代,也是只有一个 读音,没有普通话中“hái”这个读音。

也就是说,在用于“归还”的“还”时,读作“huán”,在用作“还是”、“还有”这一义项时,仍然读作“huán”。

事实上在古诗词中没有“还是”、“还有”的用法。

hái这个读音最早是在明清小说中开始出现的。

如《红楼梦》第五十回:“他竟比盖这园子还费工夫了”。

此外,就是在“一尊还酹江月”中,“还”也不是现代人很容易就联想到的 一尊“更”酹江月(“还”有“更、更加”的意义)。

试想,“人生如梦”,怎么 一尊“更”酹江月呢?这里“还”是“回还”的意思,不是人回还,是人的“神思”回还,从梦中回还,醒来。

杯中尚有余酒,何不一酹江月? 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还”(繁体字为“还”),也只有一个读音: 卷二 辵部 还 复也。

从辵瞏声。

户关切 户关切,切出来就是“ huán” 。

注:其他版本。

拍岸又作裂岸,人生又作人间。

译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后人书法作品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应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燊字有没有诗词和典故

《国语·晋语四》:“ 周 诗曰:‘燊燊征夫,每怀靡及。

’” 汉 班 固 《东都赋》:“献酬交错,俎豆燊燊。

” 吴 玉 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七:“戊戌变法失败后,这群燊燊学子,长期苦无出路,及至科举废止,游学成风,他们便大批地来到 日 本 。

”。

燊燊将将。

——枚乘《七 发》。

注:“燊燊,多貌也。

”清 纳兰性德 《拟古》诗之十:“ 南山 有闲田,不治委荆榛。

今年适种豆,枝叶何燊燊。

”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庄斸松》:“初至时,燊燊茂草,苔茸没阶。

”释义解释1、燊shēn 旺盛。

看其字体结构,火在木上燃烧,三个火,意思是烧的很热烈,火木旺盛的意思。

解释2、燊shēn【形】炽盛〖flaming〗燊,盛貌。

从燊,在木上。

会意。

——《说文》燊,炽也。

——《广韵》在名字中经常出现!可用于补足名字中五行火木不足。

燊shēn 兴盛的样子。

(自《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 2001年修订版)“燊”是一个很古老的汉字。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焱”部收有此字。

《说文解字》:“燊,盛貌,从焱在木上。

读若《诗》:莘莘征夫。

”《诗经》上的“莘莘”就是“燊燊”,意思是“众多”。

“莘莘征夫”就是“燊燊征夫”;我们常说的“莘莘学子”就是“燊燊学子”。

燊字有没有诗词和典故

《国语·晋语四》:“ 周 诗曰:‘燊燊征夫,每怀靡及。

’” 汉 班 固 《东都赋》:“献酬交错,俎豆燊燊。

” 吴 玉 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七:“戊戌变法失败后,这群燊燊学子,长期苦无出路,及至科举废止,游学成风,他们便大批地来到 日 本 。

”。

燊燊将将。

——枚乘《七 发》。

注:“燊燊,多貌也。

”清 纳兰性德 《拟古》诗之十:“ 南山 有闲田,不治委荆榛。

今年适种豆,枝叶何燊燊。

”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庄斸松》:“初至时,燊燊茂草,苔茸没阶。

”释义解释1、燊shēn 旺盛。

看其字体结构,火在木上燃烧,三个火,意思是烧的很热烈,火木旺盛的意思。

解释2、燊shēn【形】炽盛〖flaming〗燊,盛貌。

从燊,在木上。

会意。

——《说文》燊,炽也。

——《广韵》在名字中经常出现!可用于补足名字中五行火木不足。

燊shēn 兴盛的样子。

(自《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 2001年修订版)“燊”是一个很古老的汉字。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焱”部收有此字。

《说文解字》:“燊,盛貌,从焱在木上。

读若《诗》:莘莘征夫。

”《诗经》上的“莘莘”就是“燊燊”,意思是“众多”。

“莘莘征夫”就是“燊燊征夫”;我们常说的“莘莘学子”就是“燊燊学子”。

...

刘宏焕名字的含义

繁体简体笔画繁体笔画姓名学笔 画五行偏旁部首拼音刘刘61515金刂liú宏 宏77水宀hóng焕 焕111313火火huàn 用字的意义: 宏:宏字的主要含义是表示广大和广博。

如《周礼??考工记》:“其声大而宏。

”陆机《吊魏武帝文》:“丕大德以宏覆,援日月而齐晖。

”上述两个宏字,一指声音巨大,一指功德广博,分别代表了宏字的两种基本含义。

(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786,990次)《说文解字》释云:屋深响也。

从宀厷声。

焕:意为鲜明,光亮,焕发。

(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156,520次)《说文解字》释云:火光也。

从火奂声。

美名总评: 宏宏系男子名常用字。

能较好的与您的姓氏搭配。

焕此字为美名腾推荐用字,能较好的与起名用字宏搭配。

字义宏表示博大、远大、深远;焕表示照耀、光明、光亮,意义优美。

音律刘、宏、焕的读音是liú、hóng、huàn,声调为阳平、阳平、去声,音律较好。

字型刘为左右结构,6画;宏为上下结构,7画;焕为左右结构,11画;字型优美,利于书写。

五格该名字的五格笔画搭配为15-7-13,五格俱佳。

意蕴成语宏图大志 焕然如新扩展了名字的意境。

名字打分: 名字刘宏焕评分:(评分仅供参考,各项指标的详细说明请看后面的分析)文化印象名字文化印象得分为89。

(主要参考了成语、趣解、诗词、名言、名人用字等因素)五格数理名字五格数理得分为75。

(主要参考了名字用字的姓名学笔画组合的搭配关系)>

【求第一个字是“解”的诗句!第一字是“解”的诗句!】作业帮

中有乾坤,喝下觉清爽,却是热水前身。

难得一见,面前留一杯,细心品尝而感悟其中者。

仅是白开水,变化多端,方只存纯粹。

不急于品尝,甚好至极,实则冷水惭。

世间之事,方藏于一丝一毫,难得留神,以致心扉敞开,万物皆藏于此,入神明之地,却有深意蕴,顿感奇异。

知晓众生事,情难道来...

解巾一词在古代诗词中有何说法?

《后汉书?韦 彪传》附《韦著传》记,韦著屡被征 辟,不应命。

灵帝即位,命其为东海 相诏书逼切,不得已,解巾之郡。

” “巾”即幅巾,用来束发。

古时入仕,戴冠冕,解去束发头巾。

《晋书?文 苑传?曹传》载其所著《对儒》:“安期解褐于秀林,渔父摆钩于长川。

”“褐”为粗布短衣,“解褐”为脱 去布衣换上官服,与“解巾”同喻入仕。

唐?权德舆《春送十四叔赴任渝 州录事绝句》:“随牒忽离南北巷,解巾都吏有清风。

”又,《送岳州温录事 赴任》:“解巾州主薄,捧檄不辞遥。

”唐?皮日休《太湖诗?销夏湾》:“敛 袖弄轻浪,解巾敌凉飔,唐?皇甫谧《释劝论》或叩角以干齐,或解 褐以相秦。

测字先生解字时可以随心所欲吗?

每个字有多种测法。

乾隆丁卯年间,有三个考生请测字先生预测科举考试的结果,各写了一个“因”字。

测字先生对第一个人说:“这‘因’字乃国中一个人的命运,先生必定是这科大考的解元。

”又对第二人说:“你有心测‘因’,这是恩科之象征。

”又对第三人说:‘因’者,困也。

”这事说明,测字先生看人测字,一字多解。

类似的例子还有:把“朝”字解释为朝思暮想、朝中有人、十月十日、明月双星;把“吉”字解释为大顺、十一困、口舌是非。

难怪有人说:“测字先生造字手,字里字外翻筋斗。

测字先生神仙笔,力口点添画不费力。

解衣一词在古代诗词中有何说法?

《史记?淮阴侯传》 记,项羽曾劝韩信反汉与楚和,三分 天下而王之。

韩信谓:“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 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后以“解衣”比喻慊慨施惠或将 军受到殊宠。

唐?李适《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军大总管张仁查》:“解衣 延宠命,横剑总威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小学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www.nmgx.cn/shiyi/694.html

下一篇:没有了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知识

热门诗词大全

热门诗文赏析

热门汉字语赏析

热门汉字赏析

热门汉语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