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莒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jǔ,

部首:艹

笔画:9

结构:上下

异体字:

五笔:AKKF

仓颉:TRHR

四角:44606

笔顺:横竖竖竖折横竖折横

「莒」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jǔ(ㄐㄨˇ)

1、古代对“芋”的别称。

2、

2、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莒县一带。

UNICODE

莒字UNICODE编码U+8392,10进制: 33682,UTF-32: 00008392,UTF-8: E8 8E 92。
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声:从艹、吕声

English

hemp-like plant; taro; herb

「莒」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名〉

(1) 芋头 [taro]一种芋属植物

(2) 周代诸侯国名 [Ju state]。己姓,旧都介根,在今山东胶县西南,后迁莒,今山东省莒县,后为楚灭。如:莒刀(古代齐国的钱币。莒邑所造,形如刀,故名)

(3) 古邑名 [Ju city]。一为春秋时齐邑,在莒县;一为春秋时周邑(其地未详)

康熙字典中的「莒」

莒【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正韻》居許切《集韻》苟許切,音舉。草名。《說文》齊謂芌爲莒。

國名。《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註》莒國,今城陽莒縣。

莒父,魯下邑。《論語》子夏爲莒父宰。

姓。《史記·秦本紀》秦之先爲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爲姓,有莒氏。

说文解字中的「莒」

说文解字

莒【卷一】【艸部】

齊謂芌爲莒。从艸呂聲。居許切

说文解字注

(莒)齊謂芋爲莒。所謂別國方言也。借爲國名。从艸。呂聲。居許切。五部。顏氏家訓云。北人之音多以舉莒爲矩、唯李季節云。齊桓公與管仲於臺上謀伐莒。東郭牙望桓公口開而不閉。故知所言者莒也。然則莒、矩必不同呼。此爲知音矣。按廣韵莒、矩雖分語、麌。然雙聲同呼。顏氏云。北人讀舉莒同矩者。唐韵矩其呂切。北人讀舉莒同之也。李季節音諩讀舉莒居許切。則與矩之其呂不同呼。合於管子所云口開而不閉。廣韵矩俱雨切。非唐韵之舊矣又按孟子以遏徂莒。毛詩作徂旅。知莒從呂聲。本讀如呂。是所以口開不閉。不第如李季節所云也。

古汉语字典中的「莒」

莒同音字:芔, 绞, 砍, 趴, 险, 蚃,

莒同部首字:芔, 绞, 砍, 趴, 险, 蚃,

莒同笔画字:芔, 绞, 砍, 趴, 险, 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7160.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