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缄」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缄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jiān,

部首:纟

笔画:12

结构:左右

异体字:緘,

五笔:XDGT

仓颉:VMIHR

四角:23150

笔顺:折折横横撇横竖折横折撇捺

「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缄(緘)jiān(ㄐ一ㄢ)

1、捆东西的绳索。

2、

2、书信:缄素。缄扎。

3、封,闭:缄口。缄制(封锁)。缄封。缄密。缄默。

UNICODE

缄字UNICODE编码U+7F04,10进制: 32516,UTF-32: 00007F04,UTF-8: E7 BC 84。
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汉英互译

close、seal

造字法

形声:从纟、咸声

English

seal, close; bind; letter

「缄」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缄 jiān

〈名〉

(1) (形声。从糸( 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咸声。本义:(捆东西的绳索))

(2) 同本義 [rope for tieing chest or clip]

缄,束篋也。——《説文》

缄,索也。——《广雅》

则必摂缄滕。——《庄子·胠篋》。释文:“绳也。”

使客子解篋缄未已。——《汉书·外戚传》。注:“束篋之绳也。”

摄缄縢。——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3) 又如:缄縢(绳索)

(4) 古代用以固定棺木的绳索 [rope for fasting coffin]。如:缄绳(捆束棺材的绳索。也作“咸绳”)

(5) 信件 [letter]

开缄见手扎,一纸十三行。——白居易《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

(6) 又如:缄书(书信);缄愁(写信給人,倾訴相思之苦);缄題(信函的封端)

(7) 量詞。用于信件等装封套之物。即封、件。如:纸书一缄

康熙字典中的「缄」

緘【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古咸切《集韻》《韻會》居咸切,音監。《說文》束篋也。《廣韻》緘封。《家語》孔子觀周廟,有金人,三緘其口。《莊子·齊物論》其厭也如緘。

《集韻》公陷切,減去聲。棺旁所以繫縴者。

與咸通。《禮·喪大記》大夫士以咸。《註》咸讀爲緘也。《釋名》棺束曰緘。緘,函也,古者棺不釘也。

说文解字中的「缄」

说文解字

緘【卷十三】【糸部】

束篋也。从糸咸聲。古咸切

说文解字注

(緘)所㠯束匧也。所㠯二字今補。篋者、笥也。束者、縛也。束之者曰緘。引申之、齊人謂棺束曰緘。喪大記作咸。从糸。咸聲。古咸切。古音在七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缄」

jiān
①捆东西的绳索。《汉书·外戚传下》:“使客子解箧缄。”
②封口,封闭。李白《秋浦感主人归燕寄内》:“寄书道中叹,泪下不能缄。”
【引】闭口。《宋史·郑侠传》:“御史缄默不言。”
③书信。王禹偁《回襄阳周奉礼同年因题纸尾》:“两月劳君寄两缄。”
④寄。柳宗元《答吴立夫》:“题诗缄恨去,离绪极纷纶。”
【缄愁】寄信述说相思之苦。
【缄縢】⒈绳索。⒉封存。

缄同音字:喘, 㓃, 㨌, 頇, 焦, 崺,

缄同部首字:喘, 㓃, 㨌, 頇, 焦, 崺,

缄同笔画字:喘, 㓃, 㨌, 頇, 焦, 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24385.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