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唅」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唅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hán,
部首:口
笔画:10
结构:左右
异体字:含,
五笔:KWYK
仓颉:ROIR
四角:68062
笔顺:竖折横撇捺捺折竖折横
「唅」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唅hán(ㄏㄢˊ)
1、〔唅嘇〕物在口中。
2、查询·新华字典
2、古同“含”。
其他字义
唅hàn(ㄏㄢˋ)
1、古代殡葬时放在死者口中的珠、玉等物。
UNICODE
唅字UNICODE编码U+5505,10进制: 21765,UTF-32: 00005505,UTF-8: E5 94 85。
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English
a sound; to put in the mouth; (Cant.) to grunt, grumble
「唅」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查询·新华字典
◎ 唅 hán
〈动〉
(1) 同“含”。东西放在嘴里,不咀嚼 [hold in the mouth]
唅,唵也。——《说文》
唅菽饮水。——《汉书·货殖传》。师古曰:“唅,亦含字也。”
(2) 又如:唅菽饮水
(3) 另见 hàn
基本词义
查询·新华字典
◎ 唅 hàn
〈名〉
(1) 通“琀”。古时埋葬死者前放于其口里的珠、玉 [gems or pearls formerly put into the mouth of the dead upon burial]
殡唅之物,一皆绝之。——《晋书·皇甫谧传》
(2) 另见 hán
查询·新华字典
康熙字典中的「唅」
唅【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火含切《集韻》呼含切,音㟏。《廣韻》唅呀。
又《集韻》《博雅》唵也。《前漢·王褒傳》羹藜唅糗。《正字通》俗含字。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紺切,音憾。《廣韻》哺唅。《集韻》《博雅》唵也。
又《集韻》與琀含通。《荀子·禮論篇》飯以生稻,唅以槁骨。《釋文》唅,戸暗反。
说文解字中的「唅」
说文解字
含【卷二】【口部】
嗛也。从口今聲。胡男切
说文解字注
(含)嗛也。从口。今聲。胡男切。古音在七部。禮樂志。吟靑黃。以吟爲含。
古汉语字典中的「唅」
唅同音字:蚢, 笄, 狷, 骏, 秝, 笉,
唅同部首字:蚢, 笄, 狷, 骏, 秝, 笉,
唅同笔画字:蚢, 笄, 狷, 骏, 秝, 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24455.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逌」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螖」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㯪」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羿」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䫬」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逰」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冘」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锉」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最」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痯」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著名的爱国的诗词名句
- 与“芦苇”有关的诗句表达“悲凉孤寂”的有哪些?
- 关于磨练的诗句
- 以花字结尾的诗句-以花字结尾的诗句形容人美貌
- 赞桑椹的诗词 关于桑葚的诗句
- 找几句诗词关于年少轻狂那类的类似于“老夫聊发少年狂”之类鄙人发现近来越发喜欢这类诗词了 不再年少轻狂的诗句
- 描写故宫的诗句
- 中秋团圆诗句-中秋团圆诗句大全
- 以瑞开头的诗句
- 求一首代有语煊的诗句
热门赏析
- 关于爱国的古诗词三百首
- 关于辰的诗句-关于辰的诗句有哪些
- 含有带花字的诗句-含有带花字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传统节日的诗词大全
- 带有恹字的诗
- 关于月季花的诗句-关于月季花的诗句有哪些
- 豁达的古诗词-表示豁达的古诗词
- 关于勤学古诗词-关于勤学古诗词感悟
- 关于杏花诗句大全
- 关于清廉的诗词-关于清廉的诗词朗诵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 子夜歌·今夕已欢别
- 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 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
- 绿头鸭(玉人家)
- 满江红(寿黄殿讲母·正月十四)
- 桂枝香(寄扬州马观复。时新旧侯交恶,甚思去年中秋泛月,感恨难言)
- 西平乐(广陵送王资政正仲赴阙)
- 汉宫春(题西山玉隆宫)
- 思佳客(次韵蔡文同集钱漕池亭)
- 垂丝钓(九月七日自寿)
热门名句
- 叶开随足影,花多助重条
-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 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
-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 遨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
-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
-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 城隅南对望陵台,漳水东流不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