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贫困”的诗句有哪些?
- 
有关“贫困”的诗句有哪些? 
1.《以菜茹饮酒自嘲》 南宋 陆游 拙疏难救药,贫困不枝梧。 译文:愚笨拙略的无可救药,贫穷困惑的像棵梧桐树 2.《杂书幽居事》 南宋 陆游 贫困虽终老,胸中尚浩然。 译文:虽然医生清贫,但心中仍然有浩然正气 3.《自贻》 南宋 陆游 耄期身未病,贫困气犹全。 译文:虽然年事已高但身体还健康,虽然贫穷但气节还在。 4.《陶者 》 北宋 梅尧臣 一掷千金浑是胆,家徒四壁不知寒。 译文:连寒都不知道是什么,穷怕了 关于扶贫的古诗赞美精准扶贫的诗句(第一首)精准扶贫春风起,十子歌儿传山里,十子机制十步曲,十子连心心欢喜。 ∥ 贫困的人家在哪里,细看细问“瞄靶子”,瞄得精细又准确,找准对象好下米。 ∥贫困的原因在哪里,分类分别“梳辫子,”梳得精细又准确,因人施策胸有底。 ∥扶贫的力量在哪里,尽职尽责“结对子”,结得精细又准确,干群团结心儿齐。 ∥扶贫的目标在哪里,用心用脑“理路子”,理得精细又准确,脱贫蓝图平地起。 ∥ 扶贫的抓手在哪里,到村到户“想法子”,想得精细又准确,处处下起及时雨,∥ 项目的资金在哪里,联横联纵“找票子”,找得精细又准确,资源配置成一体。 ∥脱贫的主体在哪里,自强自立“甩膀子,”甩得精细又准确,打铁还要靠自己。 ∥ 领头的雁儿在哪里,重德重才“强班子”,强得精细又准确,群众把你高高举。 ∥扶贫的合力在哪里,群策群力“凑份子”,凑得精细又准确,协力攻坚力无比。 ∥管理的机制在哪里,流程过程“造册子”,造得精细又准确,记下点滴好日子。 ∥十子歌儿唱到此,十子合一齐用力,精准扶贫拔穷根,同步小康谱新曲。 (第二首)不需要村组干部的指点,我能识别哪户还未脱贫;不靠望贫困村民的诉说,我也会找到扶贫的路径。 ∥扶智扶技扶资,立体帮扶,山间小道撒满奔走的脚印;科技培训,“兜底”扶贫,更有扶贫攻坚队员的跟进。 ∥脱贫目标,不再需要向导。 扶贫路径,不再需要指引。 扶贫的脚印便是路径的向导;精准扶贫,不落一人。 (第三首)结对帮扶到村户,海雀走进好干部,真心实意来扶贫,屁股粘土坐得住。 ∥产业扶持到村户,喂鸡喂牛又喂猪,洋芋地里栽红花,科学种地讲技术。 教育培训到村户,大人娃儿一起读,大人学艺又读书,娃儿上学奔前途。 关于扶贫的古诗(一整首)1、熊熊的火焰 作者:贺小玉 山坳的风凄凉 漫起土色相拥村边的野花 那眼中繁星闪烁的,是期待 心海沉浸 在城市的喧嚣沉寂后 土坯墙下的嘎吱声还在继续 你游走的笔尖—— 曾穿行过花前月下朦胧 曾留言过历史星河灿灿 曾赞叹过古迹名山大川 可曾记得写过 那纯真无邪、满身褴褛 期盼的眼神 如今让你执笔的手颤抖的发疼 那满眼的渴望 那脆声脆气带着怯懦的‘阿姨好’ 抓起饭菜的脏脏小手 也拉扯我泪盈满眶 贫困在灯影下颤动 爱在火焰中倾诉不同的主题 凝聚社会各界的行动 政府精准扶贫的政策担当 爱与希望火焰在熊熊蔓延 穿越了心的点亮 温暖今夜的山村 2、玉女摇仙佩?扶贫 作者:唐鲲 氤氲缭绕,壑谷云梯, 向晚烟村迷殢。 检点灯光,前途未卜, 有得几番萦悸。 漫道寒风里。 奈阿谁叠累,仍无言退。 挂村帮,丛山遍访, 惟是穷根究底同济。 行多少来回,脚底磨穿, 坚辛不易。 拼作返贫助志,重拾其心, 忍把亲人轻弃。 扎驻不毛,留乡三载, 纵使情怀邮寄。 且恁村民倚。 是如此,功在千秋殊伟。 又或是,初心难忘, 年华路上,劳生无悔。 疏钟始,征途笃定何须畏。 3、我和你们 作者:何文锋 我住在你们的村里 你们住在我的心上 你们说,贫穷很可怕 我说,失去了信心才可怕 我和你,我和你们 在田埂边,在菜园里 挥洒汗水,播下希望的种子 你们说,我们开始不害怕了 我和你,我和你们 在羊圈旁,在牛棚中 评头论足,畅想来年就脱贫 你们说,我们已经不害怕了 我和你,我和你们 在荒山上,在果园里 填土施肥,看着小苗在长高 你们说,我们再也不害怕了 刚来时,我想着轰轰烈烈干大事 现如今,我习惯脚踏实地做小事 我和你,我和你们 都坚信有一天能把小事做成大事 4、满江红·扶贫 作者:刘青会 金秋十月, 深感受、昼暖夜寒。 放眼望、干群一线,气吞霄汉。 摘帽攻坚齐奋战, 倾全力为民解难。 未懈怠,正撸起袖子,加油干! 贫困户,定期看; 群众事,及时办。 定目标,整体脱贫实现。 不忘初心百姓暖, 砥砺前行人民赞。 看未来、崛起大曲阳,世代传。 5、唐多令·扶贫干部 作者:刘青会 扶贫政策颁, 惠风暖流传。 全驻村、深入一线。 合力攻坚齐奋战, 士气昂,吞霄汉。 使命记心间, 真为民解难。 撸袖子、干劲无限。 待整体脱贫实现, 穷根断,人民赞。 ... 关于知足的古诗1. 能自得时还自乐,到无心处便无忧:做人知足,自得其乐,不要斤斤计较,无心争夺,便无忧无虑。 2.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人要懂得知足者常乐,不要被世俗的东西所羁绊,到了无欲无求的境界,品性自然就高洁了。 3. 知足自不辱,古人乃患辱。 但安童叟嬉,宁与纷华触。 白日一卷书,兴来还秉烛。 ——濮肃《知足》4. 智者乐山山如画, 仁者乐水水无涯。 从从容容一杯酒, 平平淡淡一杯茶。 ——陶渊明5. 知足不贪,安贫乐道,力行趣善,不失其常,举动适时,自得其所者,所适皆安,可以长久:知道满足、不贪名利,安于贫困乐于养生,努力追求人格的完善,不违背作人的准则,言行举止均适守时宜而心安理得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因而使自己的生活环境安适。 这样常可健康长寿6. 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 ——张英曾《聪训斋语》7. 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曾国藩8. 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口乐意莫生嗔。 9. 寻常衣食随时度,分外资财莫妄求。 10. 饱三餐饭常知足。 ——唐寅 《叹世之二》11. 知足乃不辱——蔡戡 《效白乐天体自咏二十韵》12. 束发至皓首,雅意在林谷。 退闲十五年,一官如脱梏。 抱关寻故步,谬语不可赎。 投绂赋归来。 幸不至迷复。 有田可饷饥,有园可寄目。 有屋枵然大,其中无所蓄。 代步跨款段,课耕驱觳觫。 斗筲量易盈,菟裘计已足。 慨方际艰,已幸免僇辱。 年丰喜洊臻,我庾有新谷。 床头酒一壶,架上书数束。 酒余取书诵,岂不胜丝竹。 水北与城南,苍筠列万玉。 更须仿元亮,剩种松与菊。 招邀文字侣,吟哦日相属。 自足了余生,此外复何欲。 ——《知足》卫宗武13. 一个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 。 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 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 。 草舍茅屋有几间,行也安然,待也安然 。 雨过天青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 。 夜归儿女话灯前,今也有言,古也有言 。 日上三竿我独眠,谁是神仙,我是神仙 。 南山空谷书一卷,疯也痴癫,狂也痴癫:一个梨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 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 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 草舍茅屋有几间,行也安然,待也安然 雨过天青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 夜归儿女话灯前,今也有言,古也有言 日上三竿我独眠,谁是神仙... 孝敬长辈的古诗,要整首的游子吟 唐乐府·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解】: 1、游子:出门远游的人。 2、意恐:担心。 3、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4、三春晖:喻指慈母之恩。 三春:春季的三个月。 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韵译】: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 是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儿子像小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评析】: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 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孟郊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 诗人自然不把这样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於山水吟咏,公务则有所废弛,县令就只给他半俸。 本篇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当是他居官溧阳时的作品。 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颂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因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 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 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际上是两个词组,而不是两个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紧接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 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罢。 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些平安归来呢!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 朴素自然,亲切感人。 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最后两句,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言”有些刊本作“谁知”和“谁将”,其实按诗意还是作“谁言”好。 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 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真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意,感情是那样淳厚真挚。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 “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 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此诗写在溧阳,到了清康熙年间,有两位溧阳人又吟出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尚萦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 可见《游子吟》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是历久而不衰的。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47162.htm 关于孝的古诗、小故事、名人名言1】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2】二十四孝应该是指《二十四孝图》上所描绘的二十四个故事:01 孝感动天 传说中的远古帝王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但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就把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并让继承王位。 舜登天子位后,对其父仍毕恭毕敬,封其弟象为诸侯。 02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03 啮指痛心 曾参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日家中来客,母亲不见曾子,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急忙背着柴返回家中,跪问缘由。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子释然。 04 百里负米 仲由也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仍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却也不可复得。 ”孔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 (《孔子家语·致思》) 05 芦衣顺母 闵损,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 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 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 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 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06 鹿乳奉亲 郯子是春秋时期的人。 郯子父母年老时患眼疾,需要饮用鹿乳疗治。 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07 戏彩娱亲 老莱子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 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常身穿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 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08 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 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 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 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 言毕凌空而去。 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09 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 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 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10 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 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 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 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11 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人,科学家。 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 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 ”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12 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隆虑人,原本家道殷实。 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 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13 扇枕温衾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 ... 清贫的古诗雪中闻墙外鬻鱼菜者求售之声甚苦有感作者:范成大携箩驱出敢偷闲,雪胫冰须惯忍寒。 岂是不能扃户坐,忍寒犹可忍饥难。 啼号升斗抵千金,冻雀饥鸦共一音。 劳汝以生令至此,悠悠大块果何心。 登高作者: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刺巴郡守诗作者:佚名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 披衣出门应,府记欲得钱。 语穷乞请期,吏怒反见尤。 旋步顾家中,家中无可为。 思往从邻贷,邻人言已匮。 钱钱何难得,令我独憔悴。 ... 关于扶贫的诗有哪些?1、《扶贫杂感》高昌 连夜甘霖送好音,劝君莫叹落花深。 果园请验含情树,不负春风一片心。 2、《精准扶贫》白双忠 春风又送扶贫策,吉日迎来致富方。 实干兴邦黎庶梦,空谈误国干群伤。 君成大事千秋业,众涌狂澜万代祥。 领袖忧民思社稷,乡村碧水沐朝阳。 3、《鹊桥仙·习总书记网联扶贫村》何云春 思民点键,忧贫触指,顷刻荧屏敬视。 当年首访赤溪村,许宏愿、帮扶兹始。 晨曦初照,炊烟正起,古镇橙红蓝紫。 春晖报捷上楼层,寄寰宇、同添福祉。 4、《贺湖南湘西十八洞苗族贫困村相亲会》何云春 相亲又见梧桐树,古镇巢梁引凤来。 万事先从情入手,千重困惑袖中埋。 红纱掩笑春风暖,紫竹含羞碧院栽。 精准扶贫贫远去,深山鼓乐乐云台。 5、《赞扶贫政策(二首)》何云春 一、考核帮扶 谁催春雨落香泥,先机掌控总相宜。 帮扶最贵新观念,自信村民可创奇。 二、对口帮扶 何曾畏惧雨连阴,唤醒乡民致富心。 碧水青山藏愿景,铺霞植被长黄金。 注:为配合中央扶贫战略的实施,诗人王改正、何云春、陈廷佑、白双忠等组织京冀地区部分诗友开展了“诗颂扶贫--赴河北阜平采风行动”。 他们自己安排交通食宿,深入实地考察,感受群众脱贫致富精神面貌,不给当地增添麻烦,创作了一批歌颂扶贫工作,反映人民致富风采的诗作。 以上扶贫诗词皆选自几位诗人。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1874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
- 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
- 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实获我心 [shí huò wǒ xīn]
- 入情入理 [rù qíng rù lǐ]
- 行令猜拳 [xíng lìng cāi quán]
- 心肝宝贝 [xīn gān bǎo bèi]
- 东讨西征 [dōng tǎo xī zhēng]
- 熏莸不同器 [xún yóu bù tóng qì]
- 桃李春风 [táo lǐ chūn fēng]
- 危亡关头 [wēi wáng guān tóu]
- 咂嘴弄舌 [zā zuǐ nòng shé]
- 急风暴雨 [jí fēng bào yǔ]
推荐词语
- 残敌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段位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褡子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愤惋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黪衣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箭衣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大子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阿附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讙举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酒坊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