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端午节的诗句 古诗
-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 古诗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 李隆基《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 苏轼《浣溪沙·端午》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 陆游《乙卯重五诗》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 殷尧藩《端午日》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 边贡《午日观竞渡》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 苏轼《浣溪沙·端午》
端午节好看的图片和好词语
好词:艾叶飘香、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午日节、女儿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雄黄酒、赛龙舟、人声鼎沸、包粽子、登山、采艾蒿屈志从俗、阖家团圆、欢歌笑语、粽叶飘香、香嫩糯米、鲜美夹心。
端午节的手抄报
文字: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
端午的多个名称叫法: 端午节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
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
《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端阳节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1] 重午节 “午”,属十二地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1] 龙舟节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中国南方十分流行,尤其是广东地区,广东地区称之为扒龙船。
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赛龙舟历史悠久,已流传两千多年,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
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5] 当五汛 在上海部分农村,靠杭州湾北岸一带区域,如奉贤、南汇等地区,习惯上称“端五节”为“当五汛”。
天中节 此名称根据阴阳术数而来。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是因为午日太阳行至中天,达到最高点,午时尤然,故称之为天中节”。
日本以五月五日为“男儿节”,可能也是据天中节而来,因其认为只有男子秉承天地中通之气。
[1] 浴兰节 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
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1] 解粽节 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1] 女儿节 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
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
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1] 端礼节 在湘南地区沿古俗,于在在夏日来临之时的“五月初五”,在门上挂艾叶,用艾叶洗澡驱蚊的一个洗礼。
人们认为经过洗礼,可以驱走疟疾,能够安全的渡过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
菖蒲节 端午节除是古代图腾祭祀节外亦是“祛病防疫"的节日。
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1] 【各种传统民俗活动】: 划龙舟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
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
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隐隐可与古代鸟舟相对应)。
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
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无非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
如今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仪式已很少见,但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
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
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
挂艾草与菖蒲 端午是入夏后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正是疾病多发的时期,所以在很多年前人们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艾”,又名家艾、艾蒿。
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
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
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粽子,又叫“角黍”、"粽籺"、“筒粽”。
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采茶、制凉茶 北方一些地区,喜于端午采嫩树叶、野菜叶蒸晾,制成茶叶。
广东潮州一带,人们去郊外山野采草药,熬凉茶喝。
这对健康也有好处。
拴五色丝线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
在端午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保安康。
因而,端午节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
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戴香包 戴香包颇有讲究。
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shici/1368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诗词
- 有没有表达 你做的都是对的而我做的都是错的 诗句
- 以交字开头的诗句
- 有关安字的古诗词
- 元宵节诗句古诗大全-元宵节诗句古诗大全四句
- 含有鲲鹏意象的诗词 古诗中关于鲲鹏的诗句
- 有关潇洒的诗句 人生态度潇洒的诗句
- 求关于雨的诗句十句
- 以爱国为主题的诗词名句
- 哲理古诗词-哲理古诗词句子迷
- 于云诗词 描写云的诗句
推荐赏析
- 和春节有关的古诗词-和春节有关的古诗词有哪些
- 含有新字的诗词-含有新字的诗词300首
- 关于夏季雨天的诗句
- 含有梅花的诗句有哪些
- 积极阳光的古诗词
- 含游字的诗词
- 古代诗词名句经典-古代诗词名句经典论文
- 儿童生活诗句有哪些
- 关于母爱的诗词名句-关于母爱的诗词名句开头结尾作文
- 含有思字的诗词-含有思字的诗词句子
推荐汉语
- 「䍷」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呧」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荴」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殍」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駯」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眆」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儨」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䶧」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執」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埴」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知识
- 李白著名的诗词-李白著名的诗词名句
- 形容自己想要独立的诗句有哪些?
- 写梦境的诗词-写梦境的诗词 黄粱
- 秋天古诗词大全-秋天古诗词大全集
- 亲人离世诗词-亲人离世诗词朋友圈
- 苏轼的诗词水调歌头-苏轼的诗词水调歌头原文
- 中国古代奇诗.同头诗
- 三字诗句大全-三字诗句大全2015
- 带有邝字的诗
- 传统节日诗词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 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
-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 唯见鸿雁飞,令人伤怀抱
-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
-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
- 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
- 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