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印章的诗句
- 
描写印章的诗句 
清 丁敬《论印绝句》 古人篆刻思离群, 舒卷浑同岭上云. 看到六朝唐宋妙, 何曾墨守汉家文. 宋 秦观《赠刘使君景文》 拈笔古心生篆刻,引觞侠气上云空. 关于篆刻的诗词有哪些?1、清 丁敬《论印绝句》古人篆刻思离群,舒卷浑同岭上云。 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汉家文。 2、 宋 秦观《赠刘使君景文》落落衣冠八尺雄,鱼符新赐大河东。 穰苴兵法申司马,曹植诗原出国风。 拈笔古心生篆刻,引觞夹气上云空。 石渠病客君应笑,手校黄书两鬓蓬。 3、宋 强至《唐贤岳庙题名》华岳金天庙,唐贤石阙题。 姓名留篆刻,冠剑落耕犁。 字体诸家杂,函封数驿齎。 几行犹壮观,丞相讨淮西。 4、宋 傅察《次韵泮宫直宿早秋四首》 新秋爽气溢长空,弦诵低昂月映栊。 济济青衿成鲁变,洋洋泮水咏洙风。 群儒篆刻空章句,百氏纷纭赖折中。 何日拔才空冀并,如今高誉满山东。 5、明 高启《姑苏杂咏 洞庭山》朝登西岩望太湖,青天在水飞云孤。 洞庭缥缈两峰出,正似碧海浮方壶。 尝闻此山古灵壤,蛇虎绝迹欢樵夫。 涛声半夜恐魂梦,石气五月寒肌肤。 居人仿佛武陵客,户种橘柚收为租。 高风欲起沙鸟避,明月未出霜猿呼。 中有林屋仙所都,银房石室开金铺。 罗浮峨眉互通达,别有路往非人途。 天后每降龙垂胡,神钲忽响惊栖鼯。 自悬日月照洞内,古木阴蔽空朝晡。 风吹白芝晚易老,云带紫泉秋不枯。 灵威丈人亦仙徒,深入探得函中符。 玄衣使者不暇惜,欲使出拯苍生苏。 后来好事多继往,石壁篆刻犹堪摹。 千年玉鼠化蝙蝠,下扑炬火如飞乌。 玄关拒闭谁复到,似怪衣上腥尘污。 勿言神仙事恍惚,灵迹具在良非诬。 我生扰扰胡为乎,坐见白发生头颅。 久欲寻真未能去,局束世故缘妻孥。 何当临湖借渔艇,拍浪径渡先双凫。 独攀幽险不用扶,身佩五岳真形图。 夜登天坛扫落叶,自取薪水供丹垆。 此身愿作仙家奴,不知仙人肯许无?狂语醉发应卢胡。 篆刻闲章内容选择?要比较雅的句子,有闲章类的大全吗?闲章主要用来补空,比如【引首印】【押角印】之类,起装饰作用。 其内容主要是文字,其次是肖形印。 如果是用在作品上,其大小一般不宜超过落款处的姓名印、斋号印,视觉上不能喧宾夺主。 1.文字:一般是吉语、励志语、个人心得、名人名言。 字数一般不多,少者一两字,如【吉祥】;多则十来字,比如一句名言或一两句诗。 2.肖形印:刻上动物或人物造型,比如属相、其它吉祥小动物、佛像。 供参考。 国画画的一般 闲章用什么内容款,又称落款,就是在书写本文外所写作者姓名、年月、轩号等。 唐以前作家多不题款,所以古代作品考究起来非常麻烦,也成了许多假作品,就以书圣王右军之许多作品都使人怀疑。 款,除了字体、字形之变化外,可分〔单款〕与〔双款〕两类,兹分述如下:落款的分类亦称〔下款〕,是作者自题款。 一幅作品完成之后必须题款,一示礼貌,一示对作品负责。 短 款 即简单签上姓名或年月,最多不过十字。 一字款 书法落款中有用一个字者称一字款。 二字款 只签作者名字,若一字名则书姓名。 ( 叁字款 大多书己之姓名,若一字名者多加一〔书〕字。 四字款 多为姓名叁字再加〔书〕字或用二字姓名上加年,年则多用干支五字款 五字多叁字姓名上加年或二字姓名上加年,下加〔书〕。 六字款 六字中多以叁字姓名上加某年或两字姓名上加某年某月;月之用法甚多。 七字款 七字中以年月四字加上姓名叁字,或姓名二字下加一〔书〕字。 长 款 即在落款中除年月姓名外另加入许多文字,一求变化,二求作 品均衡,叁可补空位,四可写出作者感情。 加作者斋轩号者 加作者地名者 地名有用今名,如清,吴昌硕,浙江安吉人氏,落款中常用〔安吉吴仓石〕。 加作者字或别号者 加字者如:清,吴昌硕,原名俊卿,原字仓石,常用〔仓石吴俊卿〕。 别号众多。 加作者官名者 古人在题款时亦会加上官衔,以唐人写碑最为常见,如: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之署名〔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臣欧阳询奉敕书〕。 二、双 款亦就是单款之外再加上这幅作品之受者名号称谓,官衔,敬词等文字。 受者名号 对别人以称字,号较为尊敬,如无字号者可称名,但最好不要连名带姓受者官衔 古人常用〔大人〕,如〔观察大人〕、〔阁老〕等,今人对教师称〔老师〕、〔校长〕、〔教授〕等。 受者称谓 如受者与书者有亲戚关系;长辈多用〔姻伯〕、〔姻丈〕。 敬词 如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等。 中国画是融诗文、书法、篆刻、绘画与一体的综合艺术,这是中国画的独特的艺术传统。 中国画上题写的诗文与书法,不仅有助于补充和深化绘画的意境,同时也丰富了画面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画家借以表达感情、抒发个性、増强绘画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诗文、书法和绘画的结合,历来有“三美”和“三绝”之称,“三美”、“三绝”是对诗文、书法、绘画艺术结合的赞誉,也中国画普遍追求的艺术境界。 题款,就是实现诗文、书法、篆刻与绘画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题款,又称落款、款题、题画、题字。 形或称为款识。 中国画题款,包含“题”与“款”两方面内容:在画面上题写诗文,叫做“题”。 题画文字,从体裁上分有题画赞、题画诗(词)、题画记、题画跋、画题等。 在画上记写年月、签署姓名别号和钤盖印章等,称为“款”。 有的款文还记写籍贯、年龄以及作画所等等,如系赠人之作,又须写上受赠者的姓名字号、称谓以及应酬语和谦词等等,内容与格式变化纷繁。 题款不仅要求诗文精美,同时也要求书法精妙,因此,题款必须在文学和书法上同时具备较高的修养。 中国画的题款除讲究诗情画意外,一般书年号一般用中国历干支(岁阳、岁阴) 题款,至于季令,月令,时令、节令,异名甚夥,代相沿用,遂成风尚。 特别是古书画多采用岁阳、岁阴(即所谓大干支),故列表附于卷末,以备检索. 闲章是什么意思?专门从事篆刻与书画的艺术家,一般都有许多印章。 这许多印章,除姓名、字号用章外,其余印章,在印学上都统称为“闲章”。 闲章由秦汉时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变而来,宋元以后风气颇盛,名谓“闲章”,其实不“闲”。 到了近代,闲章便发展成为中国书画艺术不可或缺的部分。 闲章的内容十分广泛,且意趣盎然,书画家或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于闲章,以示对人生和艺术的感悟。 [图:如今是云散雪消花残月阙] 闲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压角章”、“吉语章”、“警言章”、“收藏章”、“鉴赏章”、“纪年肖形章”以及“斋、堂、馆、阁居室章”等等。 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于名章,或等同于名章。 [图:情调于纸上] 中国传统文人画,讲究诗、书、画、印融于一体。 在欣赏书画作品时,总是先从印章欣赏入手,从印章中来识别书画家的学识与修养。 一枚好的闲章,除了让人玩味,还是篆刻家和书画家水平高低的无声自我展现。 故有“闲章不闲”、“闲章玩味”之说。 闲章由于方寸的局限,不能精描详述,更不能像散文样长篇抒情叙事,闲章只能凭靠篆刻家的才识,出语新颖,简洁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隐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创诗词文句、警言吉语、牢骚趣话,尽兴自娱自乐,其高雅俚俗,自能从字间透出。 [图:不知肝胆向谁是] 不少闲章反映了书画家的生平、籍贯和雅号的。 如郑板桥刻有闲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为炉熔铸古今”攫取了历代名家之秀,创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门下牛马走”的闲章,表达了作者愿拜著名画家徐渭门下为仆而虚心学画的态度。 吴昌硕中年任安东知县,一个月后便辞官而去,并刻“一月安东令”章,由此看出作者无意于官场。 齐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卖画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从不低眉,常在其书画中钤盖“中国长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鲁班门下”、“木匠之门”以示其独特经历。 画家方成先生,祖籍广东中山市,请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风趣,平易亲切,倾注了游子对故土的深切眷恋。 “一尘不染”是以画马饮誉画坛的国画大师徐悲鸿的一枚闲章,画家以之言明心迹,表明自己高洁的品格;另一方闲章“江南布衣”则表明了他的籍贯(徐悲鸿乃江苏省宜兴人),同时反映了他出身平民。 张大千出身贫寒,他用“乞食人间尚未归”和“苦瓜滋味”两方闲章,表达了自己的出身、经历和处境。 [图:雪峰山人] 闲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内容的,如李苦禅先生画鹰,常钤“鹰击长空”印;李可染先生画牛,则喜用字闲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拟词句以自勉的闲章。 齐白石成名后,其作品常用“墨戏”、“不成画”、“门外人”和“浮名过实”等闲章,表现出虚怀若谷的自谦精神;齐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属花草”等闲章,道出了他为艺术而献身的甘苦。 高士奇刻“闲墨功夫淡中滋味”。 潘天寿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对艺术的看法,也是自己对做人的要求———为人从艺应自然率真,不能矫揉造作。 古文字学家康殷先生曾住过牛棚,跌折过左臂,饱受了种种屈辱,但他以惊人的毅力,穷35年之功,潜心编撰了规模空前的四册巨著《印典》,填补了中国篆刻史上的一项空白。 “惜寸阴”、“虚心强骨”、“少壮功夫老更成”等闲章便是康志艺术追求的真实写照,体现了他坦荡的胸襟,谦逊的态度和为艺术奋斗不息的精神。 而以画梅著称的王成喜,则钟爱“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最难风雨故人来”印。 还有李可染的“废画三千”、“千难一易”、“峰高无坦途”等闲章,寥寥数字,纳入了多少艺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挠、毕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坚韧毅力。 而他的“七十始知己无知”、“白发学童”等闲章,体现了他谦虚谨慎的品格,读来令人深思。 [图:天道忌盈人贵知足] 还有阐述书画哲理,反映艺术创作规律的闲章。 如清代书法家邓石如,创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书风模式,刻有“我书意造本无法”章。 清初画家石涛在其名画“黄山图”上钤“搜尽奇峰打草稿”印,意蕴深刻,形象准确地反映了艺术创作与生活的辩证关系,是画家作画的经验之谈,同时也道破了艺术创作的一条共同规律:艺术永远靠深厚的生活积累作铺垫。 此外,还有关山月的一方“古人师谁”的闲章,坦直地向宋旧师古风气凛然发问;他的另一闲章“适我无非新”则表现了画家不甘师古固袭、刻意创新探索的精神。 傅抱石的“换了人间”、“山河美”两枚闲章,则流露出画家对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赞美之情。 书法作品上的闲章一般都是什么内容?闲章,是印章的一脉,是区别于姓名字号章的一类。 广义地讲,它滥觞于战国及秦汉时的“吉语”、“成语”、“祝辞”印。 从狭义上区分,一般是指起始于宋代的诗词文赋类的印章。 闲章内容是“包罗万象”的,粗略归纳,大致有以下的几类。 一、诗词类。 由于印面大仅枣栗,故多是摘诗词中的精彩名句。 若明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垲所刻“闹红一舸”之类。 二、文句类。 也多是指录古来文土妙言或自出心声。 当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厌其烦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的一百十七个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类。 文人好以警句自励、自律。 若明苏宣刻有“君子有常体”、清张宏牧刻有“动正用和”。 四、吉语类。 文士也多撷以人印,若清赵次闲刻有“永受嘉福”,清蒲华有“愿花长好月长圆人长寿”印,清吴昌硕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记事类。 若近人杨度尝请齐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观音寺僧圆净”印。 六、寓意类。 此类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释解其心结。 如大画家陆俨少上世纪50年代被错划“右派”,为表明其受国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笔者刻有“越人”、“我自爱桐乡”等印。 七、述志类。 此类印或为人,或为艺,多有座右铭的意味。 又如明归昌世刻有“闭门读奇书开门迎高客出门寻山水”更是总结了生平志趣。 八、诫谏类。 这类印多为处世哲学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诫的文句。 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尝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诲人,也似自诲了。 九、纪年类。 若清金冬心就使用过“龙年丁卯”的印的,清赵次闲就刻过“丁亥生”、“猪”肖形的两面印。 大画家谢稚柳的“龙年七十九”,这类印在书画家中尤盛行。 十、履历类。 其中也包括里籍等。 如清邓石如就刻有“家住灵岩册下香山溪边”印,赵时枫刻有“家住灵岩册下香山溪边”印,赵时枫刻有“祖籍隶慎国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类。 以生肖图案作印是近今风尚,一般为书画家钤记用。 十二、鉴赏收... 印石篆刻除了姓名外一般一般刻什么字名章就是标明作者姓名。 闲章指除了姓名、斋室、职官、藏书印等以外的印章。 除刻吉语外,还常刻诗句、格言、自戒之词等。 艺术家,一般都有许多印章。 除姓名、字号用章外,其余印章,在印学上都统称为“闲章” 闲章由于方寸的局限,不能精描详述,更不能像散文样长篇抒情叙事,闲章只能凭靠篆刻家的才识,出语新颖,简洁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隐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创诗词文句、警言吉语、牢骚趣话,尽兴自娱自乐,其高雅俚俗,自能从字间透出。 ... 请问如何欣赏印章(篆刻)中国印虽无书法之挥洒自如,少绘画之色彩明暗,却另有一种古朴和浑厚情致,其间,更是蕴含着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丰富哲理。 艺术大师丰子恺曾说过,篆刻(中国印或印章)艺术是“经营于方寸之内,而赏鉴乎毫发之细,审其疏密,辨其妍媸”。 所以“书画同源,而书实深于画,金石又深于书”。 欣赏中国印章可从两个方面,一为中国印的艺术美,二为中国印的材质美,前者为主。 通常,印艺之美则可分化成四个部分:印文、印款、印谱以及印饰。 印文的鉴赏 鉴赏印章文字,先要把握艺术表现手法的特征,如书法、章法、刀法,再要体会印文内容中蕴含的情趣、意味,综合起来细细品鉴、慢慢欣赏。 书法 历来有成就的印艺家对书法都十分重视,“无一讹笔”是保证印文具备鉴赏价值的重要前提。 书法是写字的艺术,如果连字都不能识读,还有什么艺术鉴赏可言。 印章之所以被历代知识阶层推崇、喜爱,也正是由于他的难能、他的艰涩所带来的挑战和诱惑。 垂手可得的东西不具备挑战性,也没有诱惑力,更谈不上鉴赏价值。 而对于鉴赏者来说,识篆就成了一件首要任务。 章法 印文章法就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位置安排和整体布局的方法。 符合情理的章法能给人以高品位的享受,不合情理的章法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底蕴不足甚至是冒牌货。 章法的基本要求是平衡、老实、大方、端正,汉印章法大多根基于此,进一步要求自然生动、别饶情趣,这样才可供协商、玩味。 刀法 古人凿铜刻玉,力艰功深,其过程较为复杂。 佳石极宜受力,一如良纸之受笔墨,铁笔所行之处,石屑纷披,呈现出天然崩裂的效果,留下的线条痕迹具有古拙苍劲的金石气息。 刀法大致可分为两种:冲刀和切刀。 冲刀行进爽快,一泻千里,很像书法中一拓直下的笔法,能表现出雄健淋漓的气势;切刀则行进较慢,用短程碎刀连续切成,一步一个脚印,犹如书法中的涩笔,能表现出遒劲凝炼、厚实稳健的气象。 有时两种刀法结合起来使用,效果更佳。 情趣和意味 我们知道,历代许多文学家、诗人、书画家都对印章情有独钟,许多印人同时也兼工诗书画,他们常常取用一些典故成语、诗词佳句或者俚俗语言作为闲章内容,往往能出奇制胜,饶有情趣和意味。 当我们鉴赏到这类语句时,也会觉得分外的有滋有味、兴趣盎然。 在中国,印章石历史很是久远,从古至今,印章石一直为文人术心灵和思绪的寓体,陆游有诗云“花如解语嫌多事,石不能言最可有”,印石以其特有的色、纹、韵、刚、柔、形,无言地传文达意,以无声现有声。 早在战国到西汉时期,就开始用滑石制印,但石质粗劣,只用于殉葬。 后出现了古代玺印,多以质坚耐久的铜玉为材料。 元末,浙江的著名画家王冕,用花乳石自刻印章,这可说是印章石挤身艺术之林的开始。 明代中期,文彭在南京于意外中得到四筐用来制作妇女首饰的青田冻石,试着自刻印章,自此在文人中兴起了篆刻艺术。 经过数代,印章石料日益丰富,载体多样,形式各异。 这其中以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和巴林石最秀。 [历代玺印名称的变迁]:秦以前,无论官,私印都称“玺”(也作”钤” )秦统一六国后,规定皇帝独称“玺”,臣民只称“印”。 汉代也有诸候王、王太后称为“玺”的。 唐武则天时因觉得“玺”“死”同音,改称为“宝”。 唐至清沿旧制而“玺”“宝”并用。 汉将军印称“章”。 之后,印章根据历代人民的习惯有:“印章”、“印信”、“记”、“朱记”、“合同”、“关防”、“图章”、“符”、“契”、“押”、“戳子”等各种称呼。 [古代印章的起源]:中国的雕刻文字,最古的有殷的甲骨文,周的钟鼎文,秦的刻石等,凡在金铜玉石等素材上雕刻的文字通称“金石”。 玺印即包括在“金石”里。 玺印的起源或说三代,或说殷代,至今尚无定论。 根据遗物和历史记载,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代已出现,在战国时代已普遍使用。 起初只是作为商业上交流货物时的凭证。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印章范围扩大为表征当权者权益的法物,为当权者掌握,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 [古代玺印的使用]:汉以后,纸的运用比较普遍,印章才采取蘸水印色以后,钤盖在纸上的形式,后来又有了印泥。 在这以前,文书大都写在竹木简牍上,为避免简牍散失,密封文书内容,就在写好的简牍外,再加上一块挖有方槽的木块并用绳子捆扎,把绳结放入方槽内,加上一块软泥,用印在泥上按捺出印文。 这种于是干后硬化的软泥,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封泥”。 用于按捺软泥的印章,白文显得清晰,钤在纸上则朱文印为佳,因此大古印的白文为多。 另有一些特大的印,上面可插入木柄,是专门用来烙在马身上作为印记的,也有可能为大件物品发送的封用印记。 [古玺印是怎样流传下来的]:传世的古代玺印,多数出于古城废墟、河流和古墓中。 有的是战争中战败者流亡时所遗弃,也有在战争中殉职者遗弃在战场上的,而当时发动机惯例,凡在战场上虏获的印章必须上交,而官吏迁职、死后也须脱解印绶上交。 其它有不少如官职连姓名的,以及吉语印、肖形印等一般是殉葬之物,而不是实品。 其它在战国时代的陶器和标准量器上,以及有些诸候国的金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shici/12849.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诗词
- 含有轩的诗词 带轩字寓意美好的诗句
- 带有蓝字的诗句
- 中国诗词大全-中国诗词大全主持人
- 以樱结尾的诗句
- 鼓励的古诗句大全
- 关于伤春的诗句
- 形容书画作品的诗词
- 弄字开头的诗词 做字开头诗句
- 以投开头的诗句
- 以苦字开头的诗句-以苦字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推荐赏析
- 古代诗词名句-古代诗词名句爱情伤感
- 含有冷字的古诗句
- 关于春天风景的诗句-关于春天风景的诗句古诗自创
- 含三的诗句古诗
- 关于夏天的诗句100首
- 古诗词歌曲-古诗词歌曲经典
- 关于描写思乡情怀的诗句
- 关于带有水字的诗句大全
- 关于桃花岛的诗句
- 关于坚强的诗句古诗词
推荐汉语
- 「隘」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㡘」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勂」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䟞」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㦍」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㜼」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驴」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凜」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噿」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晐」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知识
- 写立志的诗句
- 诗词长篇-诗词长篇大全
- 带有髠字的诗
- 岁月如歌诗词 关于岁月的诗句
- 形容留念的诗词 形容留念的诗句
- 伤感诗句大全-伤感诗句大全唯美
- 包含海字的诗句-包含海字的诗句有哪些
- 写景美的诗句-写景美的诗句有哪些
- 写桃子廉洁奉公的诗句
- 俊字开头诗词
热门诗文
- 蝶恋花·记得珠帘初卷处
- 满庭芳(道中忆钱塘旧游)
- 寄东鲁二稚子
- 冬日田园杂兴
- 秋夜雨(蒋正夫令作春夏冬各一阕,次前韵)
- 木兰花慢(送客)
- 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
- 金缕曲(次韵拙逸刘直孺见寄言志)
- 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 买陂塘(兵后过旧游)
热门名句
-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 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
- 燕子归来,雕梁何处,底事呢喃语
- 前年伐月支,城上没全师
- 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
-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
-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