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臊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sāo, sào,

部首:月

笔画:17

结构:左右

异体字:

五笔:EKKS

仓颉:BRRD

四角:76294

笔顺:撇折横横竖折横竖折横竖折横横竖撇捺

「臊」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āo(ㄙㄠ)

1、像尿或狐狸的气味:臊气。腥臊。狐臊。

其他字义

sào(ㄙㄠˋ)

1、〔臊气〕倒霉(“气”读轻声)。

2、查询·新华字典

2、〔臊子〕方言,肉末或肉丁,如“羊肉臊臊面”。

3、害羞:害臊。羞臊。

UNICODE

臊字UNICODE编码U+81CA,10进制: 33226,UTF-32: 000081CA,UTF-8: E8 87 8A。
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汉英互译

foul smell、shy、the smell of urine

造字法

形声:从月、木品声

English

rank; rancid; frowzy, fetid; bashful

「臊」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鱢 sāo

〈名〉

(1) (形声。从肉(月),( sào)声。本义:腥臊) 同本义 [foul smell]

臊,豕膏臭也。——《说文》

犬赤股而躁臊。——《周礼·内饔》

其臭臊。——《素问·金匮真言论》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楚辞·涉江》

狗若如此,其肉臊恶。——《礼记·内则》疏

鼻辨芬芳腥臊。——《荀子·荣辱》

(2) 又如:腥臊(动物体上散发的一种难闻的气味。也比喻为臭恶的小人);臊腥(臭恶的气味);臊秽(腥臭肮脏的气味);臊根(男性生殖器);臊膻(腥膻之气)

词性变化

sāo

〈形〉

(1) 丑恶的 [scandalous]

臊声布于朝野。——《北史·抱老寿传》

其政腥臊。——《国语·周语上》

(2) 又如:臊声(丑闻);臊子(臭货)

(3) 另见 sào

基本词义

sào

〈动〉

害羞;羞辱 [bashful;shy]。如:臊眉耷眼(形容羞愧的样子);臊皮(寻开心);臊脸礼儿(形容礼薄,让人不好意思拿出);臊臊牌(难看)

词性变化

sào

〈名〉

(1) 剁细的肉 [minced meat]。如:臊子韭(即肉末炒韭菜)

(2) 另见 sāo

臊组词(常用词组)

臊子

康熙字典中的「臊」

臊【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集韻》蘇遭切《韻會》《正韻》蘇曹切,音騷。《說文》豕膏臭也。从肉,喿,意兼聲。《廣韻》腥臊。《周禮·天官·庖人》夏行腒鱐膳膏臊。《註》臊,豕膏也。

《韻會》一曰犬臊也。《正韻》犬膏也。《禮·內則》夏腒鱐膳膏臊。《註》犬膏臊。

凡肉之腥者皆曰臊。《史記·晉世家》犯肉腥臊,何足食。

《韻補》叶音摗。《易林》東家殺牛,汗臭腥臊。叶下周。

说文解字中的「臊」

说文解字

臊【卷四】【肉部】

豕膏臭也。从肉喿聲。穌遭切

说文解字注

(臊)豕膏臭也。庖人、内則曰。夏行腒鱐膳膏臊。杜子春云。膏臊、犬膏。大鄭云。膏臊、豕膏。後鄭從杜說。許同大鄭。从肉。喿聲。穌遭切。二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臊」

sāo
臊气。《韩非子·五蠹》:“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

臊同音字:鎄, 曓, 懛, 橿, 䒂, 貕,

臊同部首字:鎄, 曓, 懛, 橿, 䒂, 貕,

臊同笔画字:鎄, 曓, 懛, 橿, 䒂, 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8353.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