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鲎」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鲎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hòu,

部首:鱼

笔画:13

结构:上中下

异体字:鱟,

五笔:IPQG

仓颉:FBNWM

四角:90106

笔顺:捺捺撇捺折撇折竖折横竖横横

「鲎」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鲎(鱟)hòu(ㄏㄡˋ)

1、节肢动物,甲壳类,生活在海中,尾坚硬,形状像宝剑。肉可食:鲎帆(鲎腹部甲壳可以上下翘动,上举时,称“鲎帆”)。

2、查询·新华字典

2、〔鲎虫〕节肢动物。俗称“水鳖子”、“王八鱼”。

3、方言,虹。

UNICODE

鲎字UNICODE编码U+9C8E,10进制: 40078,UTF-32: 00009C8E,UTF-8: E9 B2 8E。
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汉英互译

horsefoot、horseshoe crab、limuloid、limulus

English

king crab

「鲎」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查询·新华字典

鱟 hòu

〈名〉

(1) 鲎鱼。亦称中国鲎、东方鲎 [horseshoe crab]。剑尾亚纲,特别是鲎目节肢动物的通称。有一个宽的新月形的头胸甲,在背面有一对大的复眼及两单眼,腹面生出六对步足,中部具一口,有一短小的腹部,腹部与头胸甲有关节相接,腹节愈合成一片,游泳足上附着扁平叶片状鳃,有一长而硬的可动关节的尾剑。如:鲎帆(鲎鱼的脊背);鲎杓(用鲎壳制成的杓子);鲎媚(鲎鱼的别名);鲎樽(用鲎壳制成的酒杯)

(2) 〈方〉∶虹的别称 [rainbow]

查询·新华字典

康熙字典中的「鲎」

鱟【亥集中】【魚部】康熙筆画:24画部外筆画:13画

查询·新华字典

《廣韻》胡遘切《集韻》下遘切,音。魚名。似蟹,有子可爲醬。《山海經註》鱟魚形如惠文冠,靑黑色,十二足,長五六尺,似蟹,雌常負雄,漁子取之,必得其雙。子如麻子,南人爲醬。《嶺表異錄》雄小雌大,水中雄者浮雌者沉。《左思·吳都賦》乗鱟黿鼉。

號鱟媚。《郭璞·江賦》蜦䗚鱟媚。

《廣韻》《集韻》烏酷切,音沃。

《集韻》《正韻》許切,音詬。

《集韻》乙角切,音渥。義同。

说文解字中的「鲎」

古汉语字典中的「鲎」

鲎同音字:碉, 殜, 䣵, 㮟, 㩀, 㼲,

鲎同部首字:碉, 殜, 䣵, 㮟, 㩀, 㼲,

鲎同笔画字:碉, 殜, 䣵, 㮟, 㩀, 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5097.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