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肄」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肄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yì,

部首:聿

笔画:13

结构:左右

异体字:隶,肆,

五笔:XTDH

仓颉:PKLQ

四角:25807

笔顺:撇折撇横横撇捺折横横横横竖

「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ì(一ˋ)

1、学习,练习:肄业。肄习。

UNICODE

肄字UNICODE编码U+8084,10进制: 32900,UTF-32: 00008084,UTF-8: E8 82 84。
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声:从匕矢、聿声

English

learn, practice, study; toil

「肄」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动〉

(1) 学习;练习 [study]

兵官皆肄孙吴兵法。——《后汉书》

(2) 又如:肄业上庠(在京都学堂读书)

(3) 检阅,检查 [review;check]。如:疑仪(古代王者因事举行祭祀,例须预习威仪,谓之“肄仪”)

查询·新华字典

肄组词(常用词组)

肄业

康熙字典中的「肄」

肄【未集中】【聿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查询·新华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羊至切《正韻》以智切,音易。《廣韻》習也。《左傳·文四年》臣以爲肄業及之也。《禮·檀弓》君命,大夫與士肄。《註》肄,習也。君有命,大夫則與士展習其事。

勞也。《詩·衞風》有洸有潰,旣詒我肄。《傳》肄,勞也。

《小雅》正大夫離居,莫知我肄。

《廣韻》嫩條也。《博雅》肄,枿也。《詩·周南》遵彼汝墳,伐其條肄。《傳》肄,餘也。斬而復生曰肄。《左傳·襄二十九年》晉國不恤宗周之闕,而夏肄是屏。《註》夏肄杞也。肄,餘也,是斬而復生之餘也。

水名。《山海經》肄水,出臨晉西南,而東南注海。《註》按卽溱水也。或作肄水。

與肆通。《禮·玉藻·肆束及帶註》肆讀爲肄。肄,餘也。

说文解字中的「肄」

古汉语字典中的「肄」


①练习;学习。《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作玄武池以肄舟师。”何晏《景福殿赋》:“讲肄之场。”
②劳苦。《左传·昭公十六年》:“莫知我肄。”
③树木再生的嫩枝。《诗经·周南·汝坟》:“伐其条肄。”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悴叶更辉,枯条以肄。”
④查阅;检查。《汉书·义纵传》:“关吏税肄郡国出入关者。”

肄同音字:䢢, 槌, 赖, 㟿, 蓎, 誈,

肄同部首字:䢢, 槌, 赖, 㟿, 蓎, 誈,

肄同笔画字:䢢, 槌, 赖, 㟿, 蓎, 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4487.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