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孹」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孹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bò,

部首:子

笔画:16

结构:上下

异体字:擘,

五笔:NKUB

仓颉:SJND

四角:70407

笔顺:折横撇竖折横捺横捺撇横横竖折竖横

「孹」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bò(ㄅㄛˋ)

1、古同“擘”。

UNICODE

孹字UNICODE编码U+5B79,10进制: 23417,UTF-32: 00005B79,UTF-8: E5 AD B9。
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孹」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孹」

孹【備考·寅集】【子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3画

查询·新华字典

《篇海類編》同擘。

说文解字中的「孹」

说文解字

擘【卷十二】【手部】

撝也。从手辟聲。博戹切

说文解字注

(擘)撝也。禮記。燔黍捭豚。釋文云。捭?麥反。注作擗。又作擘。皆同。按卑聲辟聲皆在十六部。故記作捭。注作擘。今注亦作捭矣。擘豚、謂手裂豚肉也。又周禮瓬人注曰。薜讀如藥黃檗之檗。破裂也。按薜乃擘之叚借。西京賦云。剖析豪釐。擘肌分理。李善引周禮注作擘。豈其所據與今不同歟。內則曰。塗皆乾擘之。喪大記。絞一幅不辟。內則。麕爲辟雞。皆假辟爲擘也。若孟子以仲子爲巨擘。巨擘、謂手大指也。凡大指主開。餘四指主合。故謂之巨擘。从手。辟聲。博戹切。十六部。今俗語謂裂之曰擘開。其字如此。

古汉语字典中的「孹」

孹同音字:㐥, 翴, 䯙, 鋿, 遾, 鴙,

孹同部首字:㐥, 翴, 䯙, 鋿, 遾, 鴙,

孹同笔画字:㐥, 翴, 䯙, 鋿, 遾, 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4017.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