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繋」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繋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jì,
部首:糸
笔画:17
结构:上下
异体字:繫,
五笔:LMCI
仓颉:XJEVI
四角:57903
笔顺:横竖折横横横竖撇折折捺折折捺竖撇捺
「繋」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繋jì(ㄐ一ˋ)
1、“繫”的讹字。
UNICODE
繋字UNICODE编码U+7E4B,10进制: 32331,UTF-32: 00007E4B,UTF-8: E7 B9 8B。
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English
attach, connect, unite, fasten
「繋」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繋」
繫【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查询·新华字典
《廣韻》古詣切《集韻》《韻會》《正韻》吉詣切,音計。《說文》繫,也。一曰惡絮。《玉篇》約束也,留滯也。《類篇》一曰維也。
又《集韻》牽奚切,音溪。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胡計切,音系。《易·繫辭疏》繫辭者,聖人繫屬此辭于卦爻之下。
又云:系辭者,取綱系之義也。《釋文》繫,本系也。
又續也。《周禮·天官·大宰》以九兩繫邦國之民。《註》繫,聯綴也。《干祿字書》繫通繫。《集韻》系或作繫。《類篇》或作。
说文解字中的「繋」
说文解字
繫【卷十三】【糸部】
繫也。一曰惡絮。从糸毄聲。古詣切
说文解字注
(繫)繫也。一曰惡絮。一曰猶一名也。繫讀如谿黎。曡韵字。音轉爲縴。縴苦堅切。廣韵十二齊、一先皆曰。縴、惡絮。是也。釋名曰。煮繭曰莫。莫、幕也。貧者著衣可以幕絮也。或謂之牽離。煮熟爛牽引使離散如絮也。按此與煮繭絓頭不同物。編太平御覽者合而一之。誤矣。从糸。聲。大徐古詣切。非也。此字之本音見周易釋文。云。直作下糸者、音口奚反。集韵。繫牽兮切。引說文繫今惡絮。陸德明、丁度非不言之憭然也。而六朝以後舍系不用、而叚繫爲系。遂使繫之本義薶蘊終古。至鼎臣奉敕校定此書。亦徑云古詣切。何淺率如是。尙自謂用唐韵。不知唐韵霽韵內之繫、非許書之繫也。十六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繋」
繋同音字:歜, 䁮, 㘆, 䎮, 鳂, 鴳,
繋同部首字:歜, 䁮, 㘆, 䎮, 鳂, 鴳,
繋同笔画字:歜, 䁮, 㘆, 䎮, 鳂, 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3012.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碉」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粦」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砬」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珁」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玕」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祾」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磯」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銚」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滵」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夾」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关于佩服一个人的诗句有哪些?
- 描写夏日风光的诗句
- 知诗词-陶行知诗词
- 关于医馆的古风诗句
- 中秋思乡的诗句古诗词
- 古诗词中表积极乐观向上的诗句
- 描写“童年玩伴”的诗句都有哪些
- 表现无惧死亡的诗句(标明作者与出处)
- 关于暴雨的诗句有哪些(越多越好)
- 描写山水景色的诗句
热门赏析
- 含思的诗句-含思的诗句含遥的诗句
- 含有医的诗句
- 关于湖水的古诗句
- 关于诗字的诗句-关于诗字的诗句有哪些
- 含目字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豪情壮志的古诗句-关于豪情壮志的古诗句子
- 关于秋的悲伤诗句古诗词
- 刚字开头的诗句-刚字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 感叹时光的诗词歌赋
- 关于植物顽强生长的诗句-关于植物顽强生长的诗句三年级
热门知识
- 带有湳字的诗
- 形容劳作的诗句
-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名句有哪些
- 小学二年级诗词大全草
- 夸女子漂亮的诗句
- 带有膢字的诗
- 带有蔾字的诗-带有蔾字的诗句
- 带有栗字的诗-带有栗字的诗句
- 吟雨忧伤的诗句古诗词 忧伤的诗句古诗词
- 形容“点将”的诗句有哪些?
热门诗文
- 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
- 菩萨蛮(秋声乍起梧桐落)
- 宋中送族侄式颜
- 行路难(大道如青天)
- 罗吉口号
- 渔家傲(往岁阻风长芦,夜半舟中所见如此)
- 复偶见(雾为襟袖玉为冠)
- 赠梁任父母同年 / 题梁任父同年
- 鹧鸪天(荼_)
- 减字木兰花(庚辰送春)
热门名句
- 何须急管吹云暝,高寒滟滟开金饼
- 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 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
- 故人何在,水村山郭
-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 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
- 回首天涯归梦,几魂飞西浦,泪洒东州
-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