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徽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huī,

部首:彳

笔画:17

结构:左中右

异体字:䘗幑,

五笔:TMGT

仓颉:HOUFK

四角:28240

笔顺:撇撇竖竖折竖横折折捺竖撇捺撇横撇捺

「徽」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huī(ㄏㄨㄟ)

1、标志,符号:国徽。校徽。帽徽。徽章。徽记。徽帜(zhì)。

2、

2、美好的:徽号。

3、〔徽州〕旧地名,在今中国安徽省歙县。简称“徽”,如“徽墨”。

4、系琴弦的绳,后用做抚琴标记的名称,古琴全弦共十三徽。

UNICODE

徽字UNICODE编码U+5FBD,10进制: 24509,UTF-32: 00005FBD,UTF-8: E5 BE BD。
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汉英互译

badge、emblem、insignia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a badge, insignia

「徽」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huī

〈名〉

(1) (形声。从糸( 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微省声。本义:三纠绳)

(2) 同本义 [three strands of rope]

徽,三股绳也。——《说文》

系用徽纆。——《易·坎》。刘注:“三股为徽。”

(3) 绳索 [rope]

免于徽索。——《汉书·扬雄传》。注:“绳也。”

(4) 又如:徽索(徽绳。捆绑俘虏、罪人的绳索);徽纆(绳索;捆绑);徽缠(绳索。亦比喻束缚,牵累);徽绳(徽索。指捆绑罪人的绳索)

(5) 琴徽,系琴弦的绳 [cord for the string of a stringed instrument]

今夫弦者,高张急徽,追趋逐耆,则坐者不期而附矣。——《汉书·扬雄传》

(6) 后亦指七弦琴琴面十三个指示音节的标识

弦以园客之丝,徽以钟山之玉。—— 嵇康《琴赋》

(7) 标志;符号 [emblem;sign]。如:徽车(饰有徽帜的车);徽物(指区别等级的标志物,如旌旗、服饰等);徽识(古代朝廷或军中用以识别的标志);国徽;校徽;帽徽

(8) 旗帜 [flag]

易服色,殊徽号。——《礼记·大传》

(9) 绑腿布 [bandage]

徽,袤幅也。——《说文》。段玉裁注:“即《诗》之邪幅也。”

(10) 徽州的省称 [Huizhou prefecture]。旧府治在今安徽省歙县。如:徽墨

(11) 安徽省的简称 [Anhui]。如:徽调

词性变化

huī

〈形〉

(1) 美好;善良 [good]

徽,善也。——《尔雅·释诂》

(2) 又如:徽睇(美丽的眼睛);徽绩(美好的功绩);徽徽(美好的样子);徽显(善美显著)

(3) 宏伟 [magnificent]。如:徽业(宏业,伟业);徽庸(丰功,伟绩);徽绩(伟绩)

huī

〈动〉

(1) 停止;静止 [still]

悲风徽行轨,倾云结流蔼。——陆机《挽歌诗》

(2) 束缚;捆绑 [bind]

徽以纠墨。——扬雄《解嘲》

(3) 如:徽束;徽猛(束缚猛兽)

徽组词(常用词组)

徽号、徽记、徽剧、徽墨、徽章、徽帜

康熙字典中的「徽」

徽【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4画

〔古文〕《唐韻》許歸切《集韻》《韻會》吁韋切,音揮。《說文》衺幅也。

《爾雅·釋詁》善也。《疏》徽者,美善也。《書·舜典》愼徽五典。《詩·小雅》君子有徽猷。

太姒嗣徽音。

《正字通》琴節曰徽。《前漢·揚雄傳》高張急徽。《註》琴徽也,所以表發撫抑之處。《嵆康·琴賦》徽以鍾山之玉。《註》以玉爲徽也。

《說文》三糾繩也。《玉篇》徽,大索也。《易·坎卦》繫用徽纆。《揚雄·解嘲》折脅拉髂,免於徽索。

徽嫿,奔馳貌。《馬融·廣成頌》徽嫿霍奕,別騖分奔。

州名。《宋史·地理志》宣和三年,改歙州爲徽州。

與幑通。幟也。《禮·大傳》聖人南面而治天下,必改正朔,殊徽號。《註》徽號,旌旗之屬也。《揚雄·羽獵賦》徽車輕武。《註》徽車,有徽幟之車也。

與褘通。《張衡·思賦》揚雜錯之袿徽。《註》爾雅曰:婦人之徽謂之褵。郭璞云:卽今之香纓也。◎按《爾雅·釋器》本作褘。

说文解字中的「徽」

说文解字

徽【卷十三】【糸部】

衺幅也。一曰三糾繩也。从糸,微省聲。許歸切

说文解字注

(徽)衺幅也。卽詩之邪幅也。傳曰。邪幅、偪也。所以自偪束也。箋云。邪幅、如今行縢也。偪束其脛。自足至厀。按內則謂之偪。許云謂之徽。未見所出。葢猶蔽厀謂之褘與。釋詁曰。徽、善也。止也。大雅箋云。美也。自偪束之義之引申也。一曰三糾繩也。三糾、謂三合而糾之也。丩部曰。糾、三合繩。易。係用徽纆。劉表曰。三股曰徽。㒳股曰纆。一說糾本三股。三糾當爲九股。从糸。微省聲。許歸切。十五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徽」

huī
①三股线合成的绳索。《汉书·陈遵传》:“不得左右,牵于纆徽。”
【引】捆绑;束缚。扬雄《解嘲》:“徽以纠墨,制以锧鈇。”
【又】专指琴徽,系琴弦的绳子。陆机《文赋》:“犹弦么而徽急。”
②佩巾。张衡《思玄赋》:“扬杂错之袿徽。”
③标帜;符号。左思《魏都赋》:“徽帜以变,器械以革。”
④美好。鲍照《数诗》:“宾友仰徽容。”王粲《公燕》:“管弦发徽音。”
【徽缠】绳索。也比喻各种束缚、牵累。
【徽号】⒈旗帜的标志。又泛指一般的标志。⒉美好的称号。⒊绰号。

徽同音字:藊, 檢, 䕘, 䩮, 䈾, 檈,

徽同部首字:藊, 檢, 䕘, 䩮, 䈾, 檈,

徽同笔画字:藊, 檢, 䕘, 䩮, 䈾, 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2494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