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樗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chū,

部首:木

笔画:15

结构:左右

异体字:櫖,

五笔:SFFN

仓颉:DMBS

四角:41927

笔顺:横竖撇捺横捺折竖捺捺捺捺横横折

「樗」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chū(ㄔㄨ)

1、〔樗树〕即“臭椿”。

2、查询·新华字典

2、〔樗蚕〕一种蚕,幼虫绿色,有白色黏粉,成虫灰白色,幼虫吃樗叶、蓖麻叶等。亦称“椿蚕”。

3、〔樗蒲〕古代一种赌博游戏,像后代的掷骰子,后亦作为赌博的通称。

4、〔樗栎〕喻无用之材,亦作自谦之辞。亦称“樗材”。

UNICODE

樗字UNICODE编码U+6A17,10进制: 27159,UTF-32: 00006A17,UTF-8: E6 A8 97。
樗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声:从木、雩声

English

Ailanthus glandulosa or A. altissima, a kind of tree useless as timber

「樗」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chū

〈名〉

臭椿 [heaven tree]。如:樗栎(臭椿与柞树。比喻无用之材。多用于自谦之辞。也作樗材)

康熙字典中的「樗」

樗【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查询·新华字典

《集韻》胡化切《正韻》胡挂切,音畫。《說文》木也。以其皮裹松脂。或从木蒦。

《唐韻》作㯉。丑居切《集韻》《韻會》《正韻》抽居切,音攄。惡木也。《詩·豳風》采荼薪樗。《陸璣疏》樗,樹及皮皆似漆,靑色,葉臭。《莊子·逍遙遊》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不中規矩。《唐本草》椿、樗二樹形相似,樗木疎,椿木實。《蘇頌·圖經》椿葉香,可啖。樗氣臭,北人呼爲山椿,江東人呼爲鬼目。《集韻》从虖从慮,義同。

樗里,地名。《史記·索隱》甘茂居渭南隂鄕之樗里,號樗里子。

《爾雅·釋蟲》莎雞謂之樗雞。

《集韻》通都切,音瑹。惡木也。

说文解字中的「樗」

说文解字

樗【卷六】【木部】

木也。以其皮裹松脂。从木雩聲,讀若華。檴,或从蒦。乎化切

说文解字注

(樗)樗木也。各本樗與㯉二篆互譌。今正。毛詩音義、爾雅音義、五經文字可證也。假令許書與今互異。則陸氏、張氏當辨明之。如穜種之例矣。豳風、小雅毛傳皆曰。樗、惡木也。惟其惡木。故豳人衹以爲薪。小雅以儷惡菜。今之臭椿樹是也。所在有之。有一種葉香者可食。從木。雩聲。各本作虖聲。今正。丑居切。五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樗」

chū
树名。即臭椿。
【樗栎】樗树和栎树,庄子认为它们是无用之材,后以比喻才能低下。苏轼《和穆父新凉》诗:“常恐樗身,坐缠冠盖蔓。”
【樗散】樗为无用之材。比喻不合世用。多为自谦之词。

樗同音字:䅬, 镑, 撀, 瞉, 嫾, 㦓,

樗同部首字:䅬, 镑, 撀, 瞉, 嫾, 㦓,

樗同笔画字:䅬, 镑, 撀, 瞉, 嫾, 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23849.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