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抙」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抙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fū, póu,

部首:扌

笔画:7

结构:左右

异体字:捊,

五笔:RRH

仓颉:QQ

四角:52050

笔顺:横竖横撇横横竖

「抙」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póu(ㄆㄡˊ)

1、古同“捊”。

其他字义

pōu(ㄆㄡ)

1、古同“捊”。

其他字义

fū(ㄈㄨ)

1、古同“捊”。

UNICODE

抙字UNICODE编码U+6299,10进制: 25241,UTF-32: 00006299,UTF-8: E6 8A 99。
抙字由两个手字组成,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抙」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抙」

抙【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篇海》與捊同。

说文解字中的「抙」

说文解字

捊【卷十二】【手部】

引取也。从手孚聲。抱,捊或从包。步侯切〖注〗臣鉉等曰:今作薄報切。又,以爲褱袌字,非是。

说文解字注

(捊)引埾也。埾各本作取。今正。詩釋文作埾。今本譌爲取土二字。非也。埾義同聚。引埾者、引使聚也。玉篇正作引聚也。大雅。捄之陑陑。傳曰。捄、虆也。陑陑、眔也。箋云。捄、捊也。度、投也。築牆者捊聚壤土。盛之以虆。而投諸版中。此引聚之正義。箋與傳互相足。賓筵之仇、鄭讀爲。此捄、鄭釋爲捊。皆於其音之相近得其義也。常棣。原隰裒矣。傳云。裒、聚也。此重聚不重引、故不言引但言聚也。裒者、捊之俗。易。君子以裒多益寡。鄭、荀、董、蜀才作捊。云取也。此重引、故但言取也。从手。孚聲。步侯切。三部。詩曰。原隰捊矣。六字小徐本有。玉篇引亦有。

(抱)捊或从包。古音孚聲包聲同在三部。後人用抱爲褱袌字。葢古今字之不同如此。

古汉语字典中的「抙」

抙同音字:层, 彻, 匥, 㭉, 束, 阻,

抙同部首字:层, 彻, 匥, 㭉, 束, 阻,

抙同笔画字:层, 彻, 匥, 㭉, 束, 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23610.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