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鄂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è,

部首:阝

笔画:11

结构:左右

异体字:堮,腭,䣞,

五笔:KKFB

仓颉:RSNL

四角:67227

笔顺:竖折横竖折横横横折折竖

「鄂」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è(ㄜˋ)

1、中国湖北省的别称。

2、查询·新华字典

2、古同“谔”,正直的话。

3、古同“愕”,惊讶。

4、古同“萼”,花托。

5、查询·新华字典

5、边界:“纷被丽而亡鄂”。

6、姓。

UNICODE

鄂字UNICODE编码U+9102,10进制: 37122,UTF-32: 00009102,UTF-8: E9 84 82。
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声:从噩、阝声

English

Hubei province; startled

「鄂」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è

〈名〉

(1) 古地名 [E county]

(2) 湖北省的简称 [another name for Hubei Province]。因清代省会武昌是隋以后鄂州的治所而得名

(3) 边界 [boundary]

纷被丽而亡鄂。——《文选·扬雄·甘泉赋》

(4) 通“愕”。惊愕 [stunned;stupefied]

象鄂不怿。——《史记·五帝本纪》

“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史记·留侯世家》

群臣皆惊鄂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汉书·霍光传》

(5) 又如:鄂然(吃惊的样子)

(6) 通“萼”。花托 [receptacle]

(7) 又如:鄂鄂(花开放的样子);鄂不(花萼和花托);鄂足(花托)

查询·新华字典

鄂组词(常用词组)

鄂县

康熙字典中的「鄂」

鄂【酉集下】【邑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韻會》五各切《集韻》《正韻》逆各切,音諤。國名。《史記·殷本紀》以西伯、九侯、鄂侯爲三公。

楚地。《史記·楚世家》中子紅爲鄂王。《註》《九州記》曰:鄂,今武昌。《輿地記》今鄂州武昌,楚之東鄂也。

晉邑。《左傳·隱六年》逆晉侯于隨,納諸鄂,晉人謂之鄂侯。《註》晉別邑。

《玉篇》南陽有西鄂。《前漢·地理志》南陽郡西鄂縣。《註》江夏有鄂,故加西。

鄂然,外見貌。《詩·小雅》鄂不韡韡。

鄂鄂,辨厲也。《大戴禮·立事篇》君子出言以鄂鄂。

垠也。《揚雄·甘泉賦》紛被麗其亡鄂。

幽州人謂額曰鄂。《釋名》額,鄂也。有垠鄂也。

與諤通。《史記·趙世家》不聞周舍之鄂鄂。《註》《韓詩外傳》:周舍立門下三日夜,簡子使人問之,對曰:願爲鄂鄂之臣。

與愕通。《史記·五帝紀》象鄂不懌。

《前漢·霍光傳》羣臣皆驚鄂失色。

與噩通。《爾雅·釋天》歲在酉曰作噩。《史記·天官書》作作鄂。

姓。漢安平侯鄂千秋。《說文》本作䣞。俗作鄂。

说文解字中的「鄂」

说文解字

鄂【卷六】【邑部】

江夏縣。从邑㖾聲。五各切

说文解字注

(鄂)江夏縣。二志同。今湖北武昌府武昌縣縣西南二里故鄂城是也。江夏有鄂縣。故南陽之縣曰西鄂。顧氏祖禹曰。史記熊渠當周夷王時興兵伐庸楊?至於鄂。又封中子紅爲鄂王。孔氏以爲南陽之鄂誤矣。時楚兵未能逾漢而北也。从邑。㖾聲。五各切。五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鄂」

è
①古国名,在今河南沁骒市西北。《史记·殷本纪》:“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
②古名地,在今湖北鄂城县。《史记·楚世家》:“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
③古邑名,春秋晋邑,在今山西乡宁县。
④通“愕”《汉书·霍光传》:“群臣皆惊鄂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
⑤“谔”。直言。马融《长笛赋》:“蒯聩能退敌,不占成节鄂。”(不占:人名)
⑥通“萼”花托。《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⑦通“堮”。边际。《汉书·扬雄传》:“攅并闾与茏葀兮,纷被丽其亡鄂。

鄂同音字:菝, 紿, 赽, 畧, 猞, 渵,

鄂同部首字:菝, 紿, 赽, 畧, 猞, 渵,

鄂同笔画字:菝, 紿, 赽, 畧, 猞, 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22809.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