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剺」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剺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lí,

部首:刀

笔画:13

结构:左上包围

异体字:剓,

五笔:FITV

仓颉:JKMSH

四角:58227

笔顺:横横竖撇捺撇横撇捺横撇折撇

「剺」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lí(ㄌ一ˊ)

1、割;划开。

UNICODE

剺字UNICODE编码U+527A,10进制: 21114,UTF-32: 0000527A,UTF-8: E5 89 BA。
剺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mark

「剺」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查询·新华字典

〈动〉

割;划开 [scrape with a knife]。如:剺面(以刀划面);剺耳(割耳流血);剺栎(分别节制貌)

康熙字典中的「剺」

剺【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1画

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里之切《集韻》《韻會》良脂切,音棃。《說文》劃也。从刀,聲。《玉篇》剝也。

《韻會》通作黎。《後漢·耿恭傳》黎面流血。《註》卽剺字。

與棃通。《淮南子·齊俗訓》伐楩枏而剖棃之。《集韻》或作剓。

说文解字中的「剺」

说文解字

剺【卷四】【刀部】

剥也。劃也。从刀聲。里之切

说文解字注

(剺)剝也。方言。劙、解也。劙與剺雙聲義近。劃也。此別一義。當言一曰。按玄應書引三蒼云。剺、劃也。文部曰。?、微畫也。音同義近。从刀。聲。里之切。一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剺」


割;划破。扬雄《长杨赋》:“分剺单于,磔裂属国。”
【剺面】古代西北一些民族用割面流血表示忠诚或哀痛的风俗。

剺同音字:䩘, 㻡, 䣶, 鉬, 㼳, 蜏,

剺同部首字:䩘, 㻡, 䣶, 鉬, 㼳, 蜏,

剺同笔画字:䩘, 㻡, 䣶, 鉬, 㼳, 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22382.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