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灂」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灂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jiào, zé, zhuó,

部首:氵

笔画:20

结构:左右

异体字:

五笔:IELF

仓颉:EBWI

四角:32146

笔顺:捺捺横撇捺捺撇竖折竖竖横折横横折捺横竖捺

「灂」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huó(ㄓㄨㄛˊ)

1、〔灂灂〕象声词,雨声或水声,如“霰雨灂灂。”

其他字义

jiào(ㄐ一ㄠˋ)

1、用漆涂合。

2、查询·新华字典

2、眼睛昏蒙:“有鸟焉…食之不灂。”

其他字义

zé(ㄗㄜˊ)

1、〔瀺灂〕见“瀺”。

UNICODE

灂字UNICODE编码U+7042,10进制: 28738,UTF-32: 00007042,UTF-8: E7 81 82。
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灂」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灂」

灂【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8画

查询·新华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仕角切,音浞。《說文》水小聲。

瀺灂,石在水出沒之貌。《宋玉·高唐賦》巨石溺溺之瀺灂。

遊魚出沒貌。《潘岳·閑居賦》遊鱗瀺灂。

澩灂,波相激聲。《郭璞·江賦》漰湱澩灂。

《集韻》實窄切,音齚。與泎同。瀺泎,水落貌。或作灂。

《集韻》《韻會》《正韻》子肖切,音醮。車轅漆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良輈環灂。

與䂃通。《山海經》鴣食之不灂。《註》不瞧目也。或作䂃。本作灂,亦作。

说文解字中的「灂」

说文解字

灂【卷十一】【水部】

水小聲。从水爵聲。士角切

说文解字注

(灂)水之小聲也。古書多瀺灂連文。瀺士湛反。灂士卓反。雙聲字。高唐賦。巨石溺溺之瀺灂。注引埤蒼瀺灂、水流聲貌。上林賦。瀺灂?隊。司馬貞引說文水之小聲也。李善引字林瀺灂、小水聲也。疑說文本有二篆。上云水之小聲也。从水、毚聲。下云瀺灂也。从水、爵聲。全書之例如此。單用灂字者、江賦漰湱澩灂。謂大波相激之聲。从水。爵聲。士角切。二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灂」

灂同音字:瀻, 䘀, 譴, 廰, 瓒, 䕴,

灂同部首字:瀻, 䘀, 譴, 廰, 瓒, 䕴,

灂同笔画字:瀻, 䘀, 譴, 廰, 瓒, 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951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