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箅」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箅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bì,

部首:竹

笔画:14

结构:上中下

异体字:箄,

五笔:TLGJ

仓颉:HWML

四角:88221

笔顺:撇横捺撇横捺竖折横竖横横撇竖

「箅」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bì(ㄅ一ˋ)

1、〔箅子〕有空隙而能起间隔作用的片状器具,如“竹箅箅”、“纱箅箅”。

UNICODE

箅字UNICODE编码U+7B85,10进制: 31621,UTF-32: 00007B85,UTF-8: E7 AE 85。
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声:从竹、畀声

「箅」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www.

〈名〉

蒸锅中的竹屉。后指有空隙而能起间隔作用的器具 [bamboo steamer]

箅,所以蔽甑底者也。从竹,畀声。——《说文》。按,甑以蒸饭,底有七穿以竹席蔽之。

敝箅不能救盐池之碱,阿胶不能止 黄河之浊。—— 北周· 庾信《哀江南赋》

www.

箅组词(常用词组)

箅子

康熙字典中的「箅」

箅【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www.

《廣韻》博計切《集韻》必計切《正韻》必弊切,音閉。《廣韻》甑箅也。《說文》蔽也,所以蔽甑底。

《周禮·考工記註》輪箅,則車行不掉。

《字彙補》邦爾切,音彼。佛經,迦箅,此云藿香。見《翻譯名義集》。

说文解字中的「箅」

说文解字

箅【卷五】【竹部】

蔽也,所以蔽甑底。从竹聲。必至切

说文解字注

(箅)蔽也。此戸護也、門聞也之例。所㠯蔽甑底。甑者、蒸飯之器。底有七穿。必以竹席蔽之米乃不漏。雷公炮炙論云。常用之甑中箅能淡鹽味。煑昆布用弊箅。哀江南賦曰。敝箅不能救鹽池之鹹。从竹。畀聲。必至切。十五部。按廣韵博計切。

古汉语字典中的「箅」

箅同音字:憈, 缫, 酸, 蓷, 㹉, 獌,

箅同部首字:憈, 缫, 酸, 蓷, 㹉, 獌,

箅同笔画字:憈, 缫, 酸, 蓷, 㹉, 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7877.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