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鏚」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鏚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qī,

部首:釒

笔画:19

结构:左右

异体字:戚,

五笔:QDHT

仓颉:CIHF

四角:83150

笔顺:撇捺横横竖捺撇横横撇竖横横竖撇捺折撇捺

「鏚」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qī(ㄑ一)

1、古同“戚”,古代一种形似斧的兵器:“干鏚羽旄。”

UNICODE

鏚字UNICODE编码U+93DA,10进制: 37850,UTF-32: 000093DA,UTF-8: E9 8F 9A。
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axe

「鏚」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名〉

古代一种斧样的兵器 [battle-axe]。如:鏚钺(斧和钺)

康熙字典中的「鏚」

鏚【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集韻》《韻會》倉歷切,同戚。《廣韻》干鏚,斧鉞也。《左傳·昭十二年》君王命剝圭以爲鏚柲。《註》鏚,斧也。柲,柄也。《淮南子·本經訓》干鏚羽旄。

说文解字中的「鏚」

说文解字

戚【卷十二】【戉部】

戉也。从戉尗聲。倉歴切文二

说文解字注

(戚)戉也。大雅曰。干戈戚揚。傳云。戚、斧也。揚、鉞也。依毛傳戚小於戉。揚乃得戉名。左傳。戚鉞秬鬯。文公受之。戚鉞亦分二物。許則渾言之耳。戚之引伸之義爲促迫。而古書用戚者、俗多改爲蹙。試思親戚亦取切近爲言、非有異義也。大雅。戚戚兄弟。傳曰。戚戚、內相親也。小雅。戚戚靡所逞。箋云。戚戚、縮小之貌。其義本相通。而淺人於節南山必易其形與音矣。戚訓促迫。故又引申訓憂。小明。自詒伊戚。傳曰。戚、憂也。度古衹有戚。後乃別製慽字。从戉。尗聲。倉歴切。古音在三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鏚」

鏚同音字:魓, 繵, 骥, 鯤, 䨫, 鏨,

鏚同部首字:魓, 繵, 骥, 鯤, 䨫, 鏨,

鏚同笔画字:魓, 繵, 骥, 鯤, 䨫, 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3089.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