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鸨」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鸨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bǎo,

部首:鸟

笔画:9

结构:左右

异体字:鴇,鳵,䳈,䳰,䴐,

五笔:XFQG

仓颉:PJPYM

四角:27427

笔顺:撇折横竖撇折捺折横

「鸨」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鸨(鴇)bǎo(ㄅㄠˇ)

1、鸟类的一属,比雁略大,背上有黄褐色和黑色斑纹,不善于飞,而善于走,能涉水。“大鸨”即是这一属。

2、查询·新华字典

2、指开设妓院的女人:鸨母。老鸨。

UNICODE

鸨字UNICODE编码U+9E28,10进制: 40488,UTF-32: 00009E28,UTF-8: E9 B8 A8。
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汉英互译

procuress

造字法

形声:从鸟、?声

English

bustard; procuress; Otis species (various)

「鸨」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查询·新华字典

鴇 bǎo

〈名〉

(1) 鸟名。头小颈长。鸨科中型和大型狩猎鸟类,与鹤形目的鹤和秧鸡有亲缘关系,比雁略大,背上有黄褐色和黑色斑纹,不善于飞,而善于走 [bustard]。如:鸨行(鸨鸟的羽茎);鸨奥(鸨鸟的脾脏与小肠);鸨合(鸨与他鸟相合。比喻男女淫乱)

(2) 旧时的老妓女 [old whore;procuress]。如:鸨妓(老妓女);鸨儿(指鸨母,开妓院的女人。即妓女的养母);鸨公(对鸨母丈夫的戏称)

查询·新华字典

鸨组词(常用词组)

鸨母

康熙字典中的「鸨」

鴇【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4画

查询·新华字典

《廣韻》博抱切《集韻》補抱切《正韻》博皓切,音寶。《說文》鳥也。《郭璞曰》鴇,似鴈無後趾,毛有豹文。一名獨豹。《詩·唐風》肅肅鴇羽。《毛傳》鴇性不樹止。正義曰:鴇鳥連蹄,樹止則爲苦,故以喩君子從征役爲危苦也。《埤雅》鴇性羣居如鴈,自然有行列,故从。相次也。《正字通》陸佃曰:亦名鴻豹。易林曰:文山鴻豹。

段成式曰:鴇遇鷙鳥,能激糞射之,糞著毛悉脫。《廣韻》亦作䳈䳰。

馬名。與駂同。烏驄也。《詩·鄭風》叔于田,乗乗鴇。《傳》驪馬雜毛曰鴇。古字通用。

说文解字中的「鸨」

说文解字

鴇【卷四】【鳥部】

鳥也。肉出尺。从鳥聲。䳈,鴇或从包。博好切

说文解字注

(鴇)鴇鳥也。鴇見詩、禮記。陸疏曰。連蹄。性不樹止。肉出尺胾。未聞。按内則鵠鴞判。謂脅側薄肉也。鵠或爲鴇。鴇胖在不利人之列。此云出尺胾者、葢謂去此尺胾不食。其餘可食。从鳥。聲。博好切。古音在三部。

(䳈)鴇或从包。古聲包聲同在三部。管子、周禮注皆作。

古汉语字典中的「鸨」

bǎo
①比雁略大的一种鸟,背上有斑纹,不善于飞,而善于奔跑。杜甫《枯柏渡》:“急流鸨鹢散,绝岸鼋鼍骄。”
②旧社会对妓女或妓女养母的称呼。
③通“駂”,黑白杂毛的马。《诗经·郑风·大叔于田》:“叔于田,乘乘鸨。”

鸨同音字:䟔, 砄, 挔, 俕, 羏, 削,

鸨同部首字:䟔, 砄, 挔, 俕, 羏, 削,

鸨同笔画字:䟔, 砄, 挔, 俕, 羏, 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1033.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