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疏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空疏的拼音:kōng shū

空疏的词语解释


 1.    
·陈琳《武军赋》:“矢则·肃慎,箘簬空疏;焦铜毒铁,丽毂挞辀。”
 
 2.    
竹节之间的距离长。
  ·陈琳《武军赋》:“矢则·肃慎,箘簬空疏;焦铜毒铁,丽毂挞辀。”
 
 3.    
放纵散漫。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自古文人,多陷轻薄……颜延年负气摧黜,谢灵运空疏乱纪。”
  ·杨亿《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嵇康真懒慢,谢客本空疏。”
 
 4.    
空虚浅薄。
  ·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上进札子》:“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圣明天纵,学问日新。”
  ·黄宗羲《与陈介眉庶常书》:“暮逢丧乱,负母流离,退栖陋室,与百姓杂处,又焉得有奇闻异见,下逮于农琐哉!是空疏不学,未有甚于某者也。”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立此存照”(一)》:“寥寥三百余字耳,却已将学生对于旧学之空疏和官师态度之浮薄写尽。”
——————————

 补证条目    
1.空虚浅薄。

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十四:“高宗是谕,实足以培植儒臣,俾各储经邦济世之略,设永永遵守,则西清东观,必无复有空疏不学、谬玷华资者矣。”

空疏的网络解释

空疏kōngshū

[empty and shallow]空洞浅薄,没有实在的内容

空疏kōng shūㄎㄨㄥ ㄕㄨ

  • 空虛、空洞。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顏延年負氣摧黜,謝靈運空疏亂紀。」

空疏的近义词:

空疏的反义词:

空疏造句大全

造句 / 例句:

  • 元初对宋末空疏风气的反正
  • 论明代空疏学风形成和嬗变的原因及影响
  • 第三十七条人民防空疏散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组织。
  • 胡适在文学史研究中的“破坏性重述” ,思路新奇,见解独到,框架体例别致,但也存在著诸多空疏与偏颇。
  • 人民防空疏散必须根据国家发布的命令实施,任何组织不得擅自行动。
  • 第三十八条城市人民防空疏散计划,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需要组织有关部门制定。
  • 浪漫师生交往理解中提出的“对话” 、 “理解”等基本理念是必要的,但因为缺少思维与实践的中介,显得空疏
  • 摘要以顾宪成、高攀龙为首的东林学派,针对明末的政治黑暗和学术空疏,讲学议政、急当世之务,提倡学以致用。
  • 明末清初西学的传入还是中国近代“师夷长技”的先声,正如徐光启所言, “会通以求超胜” 。明末清初,西学的传入对中国传统教育空疏的弊端带来强烈的冲击,给中国知识分子思想造成了巨大的震荡。
  • 摘要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都面临着深刻的危机,西方思想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激烈的交锋在近代中国文化教育转型过程中, “中体西用”对于改变传统教育的空疏之风,打破八股取士制度的禁锢具有划时代意义。
  • 在我国近代学制建立之前,清末教育内容空疏陈腐,革新势在必行,最先觉悟的一批知识分子从“经世致用”和对西方的了解出发,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而传教士在华的教会学校也促进了“西学”的传播, “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工具”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国门,洋务教育在洋务运动中兴起, “西语” 、 “西艺”进入教育内容之中,受“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与读经内容杂陈在一起,成为清政府对学校教育内容的基本选择模式。

空的组词(开头是空的词语)

  • 空印
  • 空衔
  • 空费
  • 空肠
  • 空俭
  • 空口
  • 空炮
  • 空壳子
  • 空侣
  • 空荒
  • 空假
  • 空弦
  • 空罅
  • 空土
  • 空头人情
  • 空责
  • 空凿
  • 空言虚语
  • 空设
  • 空头敕

疏的组词(结尾是疏的词语)

  • 志广才疏
  • 志大才疏
  • 直疏
  • 支离疏
  • 奏疏
  • 自疏
  • 拙疏
  • 注疏
  • 周疏
  • 诏疏
  • 章疏
  • 责疏
  • 瀹疏
  • 玉疏
  • 迂疏
  • 议疏
  • 义疏
  • 意广才疏
  • 遗疏
  • 学浅才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ciyu/6523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词语

推荐汉语

热门知识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