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平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漕平的拼音:cáo píng

漕平的词语解释

漕平

旧时徵收漕银的衡量标准。歷代徵收的漕粮,到代改徵白银。此衡量标准后为民间采用,但各地标准不一。
  郑观应盛世危言•铸银》:“﹝纹银﹞用之于市肆,则耗损频多,有加耗,有贴费,有减水,有折色;有库平、湘平之异,有漕平、规平之殊。”
  《新华月报》1955年第3期:“旧中国的货币制度长期以来是不统一的。在银两制度的情况下,由于各种秤的分量不一致,分为库平、关平、漕平、市平等。”

漕平的网络解释

漕平的近义词:

漕平的反义词:

漕平造句大全

造句 / 例句:

本文是选自古诗文网,可以仔细阅读本文。

  • 、库平、市平、漕平等种类。
  • 皇上焘育群生,抚绥蒸庶,凡截漕平粜诸大政,斟酌咸宜。
  • ,黄金交易还使用过漕平两单位作为黄金交易的计量单位。
  • 在旧中国,黄金交易还使用过漕平两单位作为黄金交易的计量单位。
  • 冬十一月辛酉,召督漕平江伯陈?、侍郎赵新等岁终至京议粮赋利弊。
  • 清代虚银的一种.是政府征收漕粮折色时称量银两的标准,漕平一两约为36.66克。
  • 在银两制度的情况下,由于各种秤的分量不一致,分为库平、关平、漕平、市平等。
  • ”后因学校扩大,他又“请将各州县丁漕平余(指省级各项税收)一项提拨三千余元。
  • 七钱二分或漕平银七钱三分,以此为市价基础,随行市涨落至厘位止,故名洋厘或厘价。
  • 到任后,守城歼贼,惩办巨憝,蠲免丁漕平馀,保障盗墓案犯法权,岁增学校十馀所,民称“好官”。
  • 1833年(道光十三年),洋钱一枚,通常可作漕平七钱三分,价昂时可作七钱六分;1837年时可换八钱一二分。
  • 如果用“漕平壹两”及“关平壹两”依序排列香港造币厂这一系列为自身存续而努力所试制的样币,其演变即有了合理的解释。
  • 康熙五十三年,授浙江巡抚,临行前赐御制诗文集及鞍马,康熙五十四年,上疏:“杭州、绍兴等七府旱潦成灾,已蒙蠲赈,并截漕平粜。
  • 郑观应《盛世危言?铸银》:“?纹银?用之于市肆,则耗损频多,有加耗,有贴费,有减水,有折色;有库平、湘平之异,有漕平、规平之殊。
  • 其结论是“上海壹两”(Shanghai One Tael)是误写,应该是“壹上海两”(One Shanghai Tael),“上海”一词是指秤量单位,不是地名,即其本意是“漕平壹两”,并非只要在上海行用。
  • ”《新华月报》1955年第3期:“在银两制度的情况下,由于各种秤的分量不一致,分为库平、关平、漕平、市平等,记帐单位是规元等,行使的却主要是银元、银角、铜元。
  • 同时以上海是重要新兴港埠,误以为采用上海平法有助销量,因此文字使用“上海壹两”,可能错认上海通用的规元含银九八,将成色定含银982;其重量则为566格令(合36.67克),系与漕平一两同。
  • 同时以上海是重要新兴港埠,误以为采用上海平法有助销量,因此文字使用“上海壹两”,可能错认上海通用的规元含银九八,将成色定含银982;其重量则为566格令(合36.67克),系与漕平一两相同。
  • 就清代移粟就民方式而言,具体的操作方法有:一是截漕平粜,即截留相关省份相当数量的漕米(粮)以分发灾区平粜;二是采买,即责令灾区相邻省份买米,以运送灾区平粜;三是拨运,即由政府统一安排,将通仓之米发运灾区以减价出粜,或调他省之米救济灾区平粜。

漕的组词(开头是漕的词语)

  • 漕饟
  • 漕魁
  • 漕截
  • 漕程
  • 漕折
  • 漕院
  • 漕庾
  • 漕引
  • 漕府
  • 漕标
  • 漕路
  • 漕务
  • 漕贡
  • 漕耗
  • 漕道
  • 漕费
  • 漕藏
  • 漕卒
  • 漕项
  • 漕浴

平的组词(结尾是平的词语)

  • 至平
  • 致平
  • 治平
  • 展平
  • 斩平
  • 醉太平
  • 子平
  • 准平
  • 专平
  • 中平
  • 忠平
  • 整平
  • 正平
  • 找平
  • 掌平
  • 运平
  • 恽寿平
  • 月平
  • 遇物持平
  • 熨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ciyu/19618.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词语

推荐汉语

热门知识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