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议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禀议的拼音:bǐng yì

禀议的词语解释

禀议

(禀议,禀议)
下属就上官提出的议案发表意见或建议。
  ·叶适《忠翊郎武学博士蔡君墓志铭》:“枢密院召君禀议,欲使贺虏正旦。”
  ·周密齐东野语•端平襄州本末》:“唐州杨侁禀议,因言本州统制郭胜有异志。”
  《明律•吏律•事应奏不奏》:“若于亲临上司官处禀议公事,必先随事详陈可否,定拟禀说。”

禀议的网络解释

禀议的近义词:

禀议的反义词:

禀议造句大全

造句 / 例句:

本文是选自古诗文网,可以仔细阅读本文。

  • ”朝廷乃召范禀议,复令知池州。
  • 诏服阕赴枢密禀议,首言边事、楮币。
  • 绍兴十一年十月,派魏良臣为禀议使赴金。
  • 事当封驳,则与执政固已异矣,尚何禀议之有。
  • 其中就有与左尔格事件相关的特高警察的“功劳赏禀议书”。
  • 采取“禀议制”决策,它的最大好处是发挥了基层单位决策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 八月,召封枢密院禀议,受宝章阁待制、枢密副都承旨,依旧职仍落起复,寻进兵部侍郎。
  • 宗弼令宋主遣信臣来禀议,宋主乞“先敛兵,许弊邑拜表阙下”,宗弼以便宜约以画淮水为界。
  • 这时,孟珙赴临安枢密院禀议刚刚回来,就遇到蒙古派将军忒木觫进攻江陵,京湖制置使史嵩之在黄州,即遣人给孟珙下达增援江陵的命令。
  • 所谓“禀议制”,是指在决策时,先由基层主管单位提出设想,制订政策方案,逐级呈报,逐级审议,最后由最高决策者拍板定案的决策制度。
  • 而日本管理模式的特点则是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年功序列制、禀议决策制等为特征,重视人际关系、以集体利益至上、家族主义等情感管理为主的特征。
  • 绍兴十一年十月十日以左朝散大夫、吏部侍郎假左正议大夫,吏部侍郎、文安郡开国侯充奉使金国军前禀议使,以保信军承宣使兼阁门事王公亮副之。
  • 詹度都堂禀议,中书舍人安扶持不可,改命珏书行,珏言:“伐燕之役,度以书赞童贯大举,去秋蔡靖屡以金人点集为言,度独谓不应有此,遂不设备,请窜度岭表。
  • 《商务日语文书》归纳了日本公司中使用的各种报表、报告书、禀议书、计划书、提案书、公司内各种资料、以及社交礼仪文书和常规业务文书等,共180例,并且解说了各种文书的写法、要领和注意事项。
  • 日本学者渡部富哉认为.这份鲜为人知的“禀议书”对最终解开至今流传的“伊藤肇始说”疑团(参阅本书《事件的余波》一章),以及对人们进一步认清特高的本质及其手段的阴险和毒辣,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材料。
  • 日本实行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按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但政府通过自下而上的“禀议制度”、官民合一的审议制度,制定国家中长期计划、法规和产业政策,对资源配置实行强有力的导向,从而保证了5 0年代中期以来几乎所有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

禀的组词(开头是禀的词语)

  • 禀圣
  • 禀控
  • 禀知
  • 禀给
  • 禀服
  • 禀单
  • 禀墙
  • 禀履
  • 禀堂
  • 禀畏
  • 禀脱
  • 禀饩
  • 禀辞
  • 禀复
  • 禀付
  • 禀惧
  • 禀化
  • 禀赴
  • 禀覆
  • 禀赐

议的组词(结尾是议的词语)

  • 置议
  • 制议
  • 指议
  • 执议
  • 直议
  • 坐议
  • 噂议
  • 奏议
  • 诹议
  • 自报公议
  • 谘议
  • 訾议
  • 滋议
  • 咨议
  • 酌议
  • 主议
  • 众议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政议
  • 政治协商会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ciyu/13897.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词语

推荐汉语

热门知识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